TEANMA天玛
前言
在音响圈里,总有不少朋友对二手音箱动心。价格便宜、型号经典,甚至有些还是当年一机难求的旗舰产品,看上去确实诱人。但如果你刚开始玩音响,或者预算有限却想追求好声音,我劝你还是尽量少碰二手音箱。这不是绝对的说二手就不好,而是里面的坑太多,尤其对新手来说,很容易花钱买罪受。
首先,核心部件老化不可逆。音箱本身是一个会老化的设备,不像功放或CD机,大部分元器件老化后还能更换或维修。音箱的核心部件是喇叭单元,里面的悬边、弹波、音圈等,都是有机材料,时间长了难免老化。比如常见的泡沫边,五到八年就可能开始粉化,哪怕外观看着没问题,实际性能已经大打折扣。而像橡胶边虽然寿命长一些,但十几年后也容易硬化。更别说纸盆受潮、磁铁退磁这些问题,都不是从外表能轻易看出来的。有些二手音箱可能已经用了十多年,哪怕前主人用得再爱惜,材料疲劳和性能衰减都是不可避免的。
其次,维修历史不透明,是二手音箱最大的隐患之一。很多人卖二手音箱,不会主动告诉你修过哪里。可能换过音圈、补过盆,甚至分频器被动过手脚。普通人没有专业设备,根本检测不出来。比如有些单元看起来没问题,但实际上阻抗曲线已经变了,或者灵敏度不一致,导致左右声道声音不平衡。更麻烦的是,有些维修用得还不是原厂配件,声音特质完全不一样。你兴冲冲买回家,接上一听才发现声音怪怪的,到时候也退不了,修也修不好。
再说技术迭代的问题。音响技术在不断进步,尤其是数字处理、单元材料、箱体结构等方面。十年前的高端型号,放到现在可能连中端水平都达不到。比如2015年左右很多音箱,低频响应、失真控制比起现在同级产品都有明显差距。如果你一味追求“老经典”,很可能错过现代技术带来的更精准、更耐听的声音。尤其是入门玩家,听力还没培养到位,更容易被所谓的“经典味”带偏,其实只是听了个音染和缺陷。
假货和水货也是二手市场的一大坑。一些热门型号,比如某些英国声、北欧品牌的经典款,市场上流通的仿制品实在不少。外观做的几乎一样,但单元、分频器完全不是一回事。有些人甚至自己DIY个箱体,装个不知名的单元,就当原厂二手卖。这类箱子通常价格低得诱人,但声音完全没法听。如果你没有鉴别能力,只看外观和价格,很容易上当。
试听环节也是问题。二手音箱很多是线上交易,你没法像在实体店那样仔细对比,长时间试听。即使同城面交,试听环境、搭配器材也都有限制,可能完全不是你家中的听感。有些人说“我这箱子温暖甜润”,到你家里可能就变成了浑浊模糊了。声音是非常主观和个人化的,没有充分试听就买二手,风险极高。
还有一点是,二手音箱通常没有保修。全新音箱一般有一到三年保修,出了问题还能找厂家或经销商。二手音箱一旦到手发现问题,基本只能自己掏钱修,维修费用也不低,特别是进口品牌,换一对原厂单元可能都抵得上半只箱子价钱。
当然,也不是说所有二手音箱都不能碰。有些玩家专门淘二手箱子,懂电路、会调试,甚至自己会维修,那没问题。但如果你只是个入门爱好者,只是想安安心心听音乐,那我强烈建议优先考虑全新产品。现在市面上一些国产品牌或者性价比高的入门型号,3000-5000元左右已经能买到非常不错的音箱了,声音稳定、质量有保障,还有售后服务。
如果你真的预算有限,又实在想尝试二手,那建议尽量选近年份的、有购买凭证、无维修历史的型号,最好还能上门试听。别光看品牌和型号,多关注单元状态、箱体成色,以及声音是否均衡。
如何鉴别二手音箱是否被翻新
看外观,找“不和谐”的细节
翻新过的音箱,第一眼可能很新,但经不起细看。
箱体棱角与漆面: 仔细检查箱体的各个棱角处。如果箱体被重新贴过木皮或喷过漆,在棱角的地方很容易出现过度圆润、漆面堆积或不均匀的情况。原厂的漆面或木皮贴覆应是非常平整、边缘利落的。特别留意箱体底部和后背板这些不显眼的地方,翻新者常会忽略这些位置,留下的瑕疵更明显。
网罩与铭牌: 取下网罩,看固定孔位是否有多次拔插造成的磨损或扩孔。检查品牌铭牌和型号标识是否有被撬动过的痕迹,或者其新旧程度与箱体整体是否匹配。有些低水平的翻新会直接更换铭牌。
螺丝口: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仔细检查单元固定螺丝和接线柱板上的螺丝。如果螺丝有拧花、划痕或掉漆,那基本可以断定这个单元被拆下来过。原厂的螺丝应该是完好无损,且与螺丝孔严丝合缝的。
重点检查喇叭单元
单元是音箱的灵魂,也是翻新的重灾区。
按压悬边: 在不通电的情况下,用手指轻轻且均匀地按压喇叭的悬边(无论是泡沫边还是橡胶边)和纸盆。感受其弹性是否一致、顺滑。整个行程应该没有摩擦感或“沙沙”的异响。如果感觉某处特别硬或特别软,或者有摩擦,说明悬边可能被更换过,或者音圈已经变形。
观察折环与盆架: 看悬边与纸盆、盆架的粘合处。原厂的粘合应该非常干净、工整,胶水均匀。如果看到胶水外溢、不均匀,甚至有胶水残留,或者悬边颜色与纸盆有明显色差,那几乎可以肯定是后期更换或维修过的。
观察纸盆颜色: 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尤其是经历过阳光照射,纸盆的颜色会自然、均匀地微微变黄(俗称“煲透了”)。如果你看到一个号称有些年头的音箱,其纸盆却异常洁白,那就要警惕它是否被更换过,或者用某些化学药剂清洗过,这都可能改变纸盆的物理特性。
查看防尘帽: 防尘帽是另一个重点。检查其中心是否有一个小小的圆孔。有些维修者为了调整音圈位置,会从这里插入工具,这个孔就是标记。原厂单元绝大多数是没有这个孔的。
窥探内部,如果条件允许
如果卖家允许,并且你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可以打开音箱看看内部。
分频器: 观察分频器电路板上的焊点。原厂的焊点通常圆润、光亮、大小一致。如果看到焊点粗糙、有松香残留、或者元件引脚过长,说明分频器被维修或更换过元件。
吸音棉: 检查箱体内的吸音棉。原厂的填充会非常整齐。如果吸音棉看起来凌乱、颜色不一致,或者有大量胶水粘贴的痕迹,说明箱体被动过。
箱体内部成色: 一个用了十年的音箱,外部可能有使用痕迹,但内部应该只有少量灰尘。如果内部木头看起来特别新,或者有新的胶水、木工痕迹,那就要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