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简介
-
十三五规划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
结对帮扶任务分配,绩效考核
-
丰富系统功能,提高系统使用率
-
充分兼容教科网,提高网络活动覆盖
-
常态化优课录制,有效共享教学资源
-
活动、学习、分享数据统计,报表反馈
-
平衡教育资源(解决教师资源紧缺问题,缩小地区教育资源差异)
-
拓宽教研空间(打破空间和时间限制,加强区域间横向交流,实现长期在线教研跟踪)
-
推进结对帮扶(颠覆传统结对帮扶形式,实现校对校自主远程帮扶,周期任务性精准教育扶贫)
应用功能
根据教育部201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部署,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激发广大教师的教育智慧,不断生成和共享优质资源,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高教育质量。
伴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微课、慕课等新型的教学资源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教学课程。为了能大规模的制作微课资源,教师们急需一套更为简单的微课资源制作工具。
通过进行“云直播”,使各学校的优秀课程有效分享,不需要耗费额外的人力物力,只要将课程和活动安排在互动教室,系统自动推送视频流到控制中心,实现“云直播”。
无需额外投入视频会议系统成本,就能轻松拥有高质量、高稳定、易部署的视频培训会议系统,满足音视频通信、数据交互、远程共享和协助等需求,有效支持工作会议、业务培训、协同办公等工作,达到降低沟通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业务目标。
专递课堂(系统能够将活动画面推流到任何公网的平台进行直播,不需要学校安排工作人员进行操作,直接由控制中心的服务器和互动教室协同,实现“云直播”)
网络课堂(利用“名校网络课堂”带动一定数量的周边学校,使名校优质教育资源在更广范围内得到共享,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
名师课堂(大力推进“名师课堂”建设,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辐射和指导作用,以“名师工作室”等形式组织特级教师、教学名师与一定数量的教师结成网络研修共同体,提升广大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拓展应用
云微课VS其他微课
实现两地课堂高清、同步互动,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云技术发展带来的课堂新体验;同时,老师能清晰、低延迟地了解远端教室的情况。
有效推动地区教育资源均衡化,将远程其他学校优秀的课堂师资同步到资源较为匮乏的学校,解决落后地区的“缺师少教”、“开课不齐”、“开不好课”的问题。
观众利用手机、电脑就能观看直播,这种形式的直播既可以加强与其他学校的交流,又可以加强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关注,助推了区域内横向交流,提高了信息化教学水平。
本方案支持领导或管理员进行“云巡堂”,领导和管理员利用集中控制平台或资源云平台均可实现全方位的“云巡堂”
案例分析
广州市花都区教育局与所属133所中小学共同建设区级视频互动录播系统及教育资源云平台,实现区教育资源共享和教学应用:主要用于远程召开校级研讨会议、教师培训、花都区“同课异构”、“一师一优课”、“两地一课”、公开课直播、互动教学应用等,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区域内的均衡发展。
花都区首次“互联网+同课异构视频互动教研活动”在花都区秀全街红棉小学的多媒体课室顺利举行,参加这次互动教研活动有90间公办小学的900多位小学数学教师分别在各自镇街6个分会场进行观摩,通过网络视频互动、发言交流。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花都区有8节课获得部级奖项、25节获得厅级奖项,成绩耀人。
实现了优课资源的全区共享,通过打造“优课/微课平台”,将过去多年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并面向全区开放,极大地丰富了全区师生获取优秀课例的手段,加深了全区各校间的横向交流。
服务热线:400-806-8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