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法国L-ACOUSTICS音响公司
庆祝建党100周年《伟大征程》文艺晚会 | 音频系统幕后大揭秘!

2021-12-29 15:11:50

  建党100周年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伟大征程》文艺晚会

  筚路蓝缕创伟业,初心不忘再起航。

视觉盛宴:庆祝建党百年文艺演出开场烟花

  忆百年辉煌,续征程新篇,1921-2021不仅仅只是数字的递进,更是一部理论创新史,它代表着中国共产党这100年来的里程碑式的征程,这是信仰创造传奇的一百年,筚路蓝缕创伟业,初心不忘再起航。

  岁月峥嵘  不忘初心

  2021年6月28日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在国家体育场盛大举行。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约2万名观众一起观看演出。

  共同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共同祝福伟大的党带领中国人民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

  演出以大型情景史诗形式呈现,共分为四个篇章,综合运用多种艺术手段,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壮美画卷。

  热情讴歌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昂首阔步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走进幕后的故事

  本次文艺演出的音响制作由北京大东华翰视听设备有限公司和广州高达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承接,音响总设计为何飚老师。

  调音台采用了DiGiCo品牌,音箱采用了L-Acoustics 和高达尚(HI END PLUS)两个品牌,无线话筒采用了Sennheiser D9000系列和SHURE Axient Digital系列。

  调音台系统

两张SD7

  调音台系统方面,本次演出的调音台为扩声返送一体方式 ,使用了两张DiGiCo SD7 Quantum作为主备调音台,确保现场流程的绝对安全。多达200路的无线话筒信号输入SD-RACK接口箱,通过DiGiCo光纤环网分别接入主备调音台和无线话筒监听调音台。现场合唱团话筒信号则通过DirectOut接口箱经MADI入调音台。

  这次的两张SD7 Quantum都是独立工作的,两张台子混音后的信号分别通过DirectOut 光纤网络送入到每一个功放节点,进行A+B模式的输入信号备份。这样的布局有利于应急方案的实施,如果某个节点的设备出现故障,都可以实现无缝备份。

  周边设备方面,这次演出全部采用了模拟效果器,无论是声音的温暖度还是设备的稳定性都优于目前常用的插件效果器。Lexicon 480多通道效果器作为主混响器,NEVE 5045效果器将所有人声进行处理,提高声音紧实度的同时,还能够增加人声的响度,提高清晰度。

  为了确保现场演出顺利,放音系统采用了两套硬盘播放机和音频工作站组合互备的播放方式。

  两台360 DR600硬盘播放机同时播放节目主立体声信号,通过模拟信号接入调音台。两台Q-LAB音频工作站被触发控制器控制,同步播放多通道音频信号和同步各工种的TC时间码。音源送到L-Acoustics L-ISA处理器处理后再将环绕和效果信号送至音频系统,并备份立体声信号。Q-LAB工作站通过DANTE网络接入DirectOut EX.BOX转换器转成可自动切换的主备信号接入调音台,有效避免演出途中出现音频信号中断等情况。

  系统工程师赵浩志解释道:“L-ISA沉浸式扩声系统能为观众带来最真实的听觉体验。主席台区域是我们这次沉浸式系统的最中心的位置。所以这个位置必须是效果最好的地方。但实际上在这套系统里不只是传统的最佳听音区,而是整个覆盖范围的80%都能得到沉浸式的效果。L-ISA系统里所有声音都是有深度有体积的。无论是庞博的大合唱还是轻柔的古典乐海浪声你都能清晰的感受到他们。而且L-ISA是即时的,如果有任何改变立马就能得到效果。体育场也许不是一个最好的听音的地方,通过L-ISA的Room Engine我们可以把我们的沉浸式区域还原到大剧院教堂等地方。

  为什么DiGiCo会被选择

  音响总设计何飚老师:

  《伟大征程》属于国家性质大型文艺演出,对音频设备的要求极为之高。我们在做音响设计时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但是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安全和稳定。

  参考了近几年来,各种大型活动、重要演出中音响系统所使用的调音台,我们发现DiGiCo的使用率还是比较高的。(包括70周年国庆、亚洲文化嘉年华等大型活动,还有乘风破浪的姐姐、创造营等大型综艺节目,明星演唱会等)DiGiCo在类似活动中的优势还是十分明显的,比如他冗余热备份、数模备份的功能可以保障演出过程音频的稳定和安全。

  最终,在经过了慎重考虑和多次比较之后,最终还是选择了DiGiCo作为本次活动的调音台。

  DiGiCo的稳定性和强大的功能性在整个文艺演出中很好地完成工作,使整场表演音频效果最大化的呈现。

  扩声系统

  在本次文艺演出中,音响系统采用了L-Acoustics 和高达尚(HI END PLUS)两个品牌。 音响团队在设计音响系统方面也是花了许多心思,在不影响舞台美术基础上保证现场的音效,这是一个艰难的挑战。

  所有的音箱都通过L-Acoustics品牌的LA Network Manager和高达尚(HI END PLUS)功放管理软件和把整个场地的功放通过网线连接到一起,便于前期调试以及演出期间的功放监控。

SV示意图

  整个扩声区域划分为核心区域、观众区域、舞台区域和候场区域四个部分。 在设计前期,团队通过Soundvision对现场进行建模且精确模拟计算和分析,以此为基准设置整个音响系统。

现场吊挂

  为了让核心区域拥有更好听音质的体验,采用了沉浸式扩声的方式。 主节目声信号和效果声信号分别从不同的扬声器组扩声。核心区域周边吊装了7组线阵列音箱,组成了一个环绕声扩声系统。正面左,中,右主扩声音箱每组各16只,分别由 12只L-Acoustics K1与4只L-Acoustics K2 组成,左右两侧各一组由9只K2组成的侧环音箱。后方左右各一组后环音箱,由9只K2组成。

  这7组线阵音箱在节目演出时,采用L-Acoustics独有的Panflex水平指向性调节技术,能精准地覆盖指定区域,并可提供清晰有力的声音,为核心区提供了稳定且高品质的环绕声扩声环境。

  观众区域则采用立体声扩声方式,主扩声音箱由6组线阵组成,每组各16只。 这6组扩声音箱为观众席提供了均匀而有较好一致性的扩声环境。

  对于舞台前区的观众,还专门设立了地面补声音箱。采用了8组高达尚K12全频线阵和超低S28,每组包含2只K12与一只S28,对前区进行能量补充。这样既让前排观众更能直观感受来自舞台上音乐的感染力,又能将整体声像向舞台方向下拉,使扩声系统的声像定位更接近于舞台方向。

  现场饱满震撼的音响效果离不开超低音箱。为给观众提供更加震撼的声音体验,这次演出的超低音组使用了16只L-Acoustics KS28和8只高达尚 S28超低音箱。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音响系统为特殊效果声独立设计了专用的声像展宽音箱组。以主席台为中心在左右两侧共吊挂了6组线阵,每组6只,专门负责特殊音效的扩声和核心区域的声像展宽。

  超大型的舞台和接近1万人的演员,让这次舞台区域和候场区域的返送变得尤为复杂。音响团队在舞台上方吊装了2组各12只高达尚K8线阵音箱覆盖主舞台,舞台前沿摆放了12只高达尚k8作为舞台前区返送,给主舞台区的演唱者和表演者提供清晰的声音。

  舞台下方4组每组1只的高达尚K12音箱,为台阶区域的演员补声。

  舞台左右两侧各安装了2组每组6只高达尚K8线阵音箱为二层平台面和高台区域补声。

  如此规模庞大的演出,候场区域的扩声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候场演员没法听见舞台上正在表演什么,就无法准确的判断自己的出场时间,容易造成节目衔接延迟等问题。

  近万人的演员调度来自舞台的四面八方。音响团队在舞台后区,主背景后的环廊,主舞台下方的地坑,各个上下场出入口,体育场内环走廊等区域共安装了近200只高达尚A15全频音箱,以保证有演员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清晰的听到舞台上的进程。

  A15百变型高音号筒设计,配备了宽角和窄角两个角度型号备选,并使用可旋转号角,可以随意调换你的水平和垂直角度,让使用更加灵活。15寸全频音箱配备了3寸高音单元,有充足的高音功率余量,大大降低大声压的状态高音频段的失真,保证声音高质量还原。

  返送和主扩共存的多功能箱体设计,完全能满足舞台返送角度要求,多个预留吊挂点,可以配合多种吊挂件使用,还配有音箱支撑底托。

  无线系统

  本次文艺演出无线话筒选用了Sennheiser D9000系列和SHURE Axient Digital系列各100个通道,耳返系统采用了SHURE PSM1000系统。由于参演人数庞大,还特别为戏剧、舞蹈演员和8000人的合唱团提供了2万套FM调频耳返系统。

  SENNHEISER D9000是世界上唯一做到无互调干扰的数字无线话筒,D9000无线系统使用线性度极高的发射电路,并配合环形器降低外来信号的干扰,从根本上消除了互调干扰,极大简化了无线话筒的设置和操作,并且在某个频点受到干扰时可以随意切换空闲的频点而无需考虑互调干扰,确保使用的稳定性。D9000 的优异音质表现,同时被多个大型节目使用和认可。

  SHURE 的Axient Digital 系列拥有新一代可加密数字无线电技术,Quadversity 四分集模式和高密度 (High Density) 模式,确保信号传送顺畅。出众的低延时性、平坦的频率响应以及多样化数字音频输出选项,让清晰纯净的声音自然重现。

  在疫情防控时期,演出现场高度重视话筒的使用与管理,保障演职人员健康和安全是重中之重。现场做到实名制方式领取使用无线话筒,做到每位演员都使用自己的专属无线话筒。因语言类节目较多,所有演员都佩戴了两套腰包发射机,一套使用头戴话筒,另一套使用领夹话筒作为备份。

  晚会史无前例的应用了200通道无线话筒设备,多通道无线设备的安全使用也成为了本场晚会无线设计的要点。

  为保障无线系统使用稳定,在前期考察场地时,根据舞台设计和实际应用需求,我们在现场设计了一套大型天线合并系统,应用了10余组天线进行全场无线信号接收覆盖,包含主舞台、戏剧台、演员备场通道、上场口、话筒发放处等,总计使用了接近3公里射频线缆。

  鉴于舞台跨度长、纵深大等特点,主舞台采用了Shure HA8089螺旋天线进行信号覆盖,完美覆盖主舞台中区+后区无线接收信号,舞台前区和其他区域则使用Shure UA874指向性天线进行补充。

  不仅如此,为保障射频传输链路安全稳定,在射频传输、信号合并及分配方面均采用主备链路,天线系统设计方案中总共应用了10余台Wisycom MAT288射频矩阵合并器及分配器。采用A/B链路独立传输,独立合并,独立分配,最终接入现场真分集无线话筒接收机中。

  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同时使用200通道无线话筒是个非常大的挑战,得力于数字无线系统的优势,可在干净频段等间距布置频点,在结合了长达半个月的现场无线扫频监测,最终为现场200通道无线话筒设置部署了安全频点。

  现场独立设置了一台Shure AXT600频谱管理器进行7x24小时全天候频谱监测,在每晚彩排结束后,无线系统工程师可根据当天频谱环境进行频率调整。确保第二天使用的无线话筒规避开现场潜在的突发干扰频段。

  本次演出对于无线系统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如何对现场200通道的无线话筒信号进行监看与监听。为确保万无一失,音响组要求所有演员在正式上台演出前,至少进行3次话筒试音与检查,分别在话筒发放处,演员备场区,演员进入场地内上台前。

  为此音响团队设计了一套用于现场无线监控的系统,集监看与监听为一体,使用Wavetool软件分别安装在4层PA控台区域,1层话筒发放处。该软件可对不同品牌的无线话筒进行:射频信号强度、电池电量信息等关键参数的监控,并且还可实现对音频信号进行监听。彻底解决多通道无线系统的统一监控+监听问题。

  在PA控台的无线系统工程师可通过实时画面看到演员佩戴话筒的镜头,并且可通过安装Wavetool的电脑进行实时监测该通路射频信号,还可以监听音频信号,确保安全。而在话筒发放处的工作人员,在为演员佩戴话筒后,可通过无线方式,在IPAD上快速听到演员话筒音频,实现有问题当时发现,现场即刻解决!

  文艺演出现场除了台上演员外,观众席两侧还有一支多达8000人的合唱团,由北京各大院校的大学生组成。音响团队安装了16只Audix宽心型立杆电容话筒为合唱团录音、扩声。该话筒体积小,高度和话筒头均可自由调换,频率响应一致,在提供优质声音的同时,又可兼顾转播画面,在电视镜头中几乎发现不到它的存在。

 

  此次文艺演出的后勤保障也是前所未有的,北京市气象局每天都会为现场提供气象专报,重视程度可见一斑。音响团队也会针对每天天气的温度和湿度,及时调整扩声系统的频响曲线,以保证现场听感的一致性。

  写在最后

  整个文艺演出的音响系统共使用了超过500只音箱,200只无线话筒,10公里音箱线和3公里射频电缆。

  感谢各位工作人员的默默付出,以下是主创名单:

  音响设计团队

  音响总设计:

  何飚

  音响统筹:

  胡伟  陶建新

  音响设计:

  王海东  陈健业  肖卫华  钟继华 韩明亮  付晓

  系统工程师:

  徐萌  赵浩志  武卫斌  毕智钧  冯新富  张龙  徐培丰  张彦伟  刘喜武  张立新

  音乐PGM工程师:

  虞加锋  柴敏君  陈维  那继峰  赵茜

  无线工程师:

  邓楠  马珂  陶勇  赵亚军  杨春鹏  王丹

  音响技术:

  陈艺铭  王浩  王正  张保森  袁帅  张帅  姚广亮  霍畅畅  王斌  耿楠  刘丽敏  陈亚萍  赫文瑞  张西  王维  刘顺  蔡军  王磊

  总导演:

  陈维亚

  副总导演:

  沙晓岚  邢时苗  田沁鑫  沈晨

  总撰稿:

  朱海

  音乐总监:

  关峡

  音乐顾问:

  印青  孟卫东  赵麟  舒楠  洪兵

  执行导演:

  杨嵘  靳苗苗  肖向荣  孟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