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坐席系统——是新推出的网络化、数字化、高可靠性、高实时性、高灵活性、高扩展性以及独创图形同步技术的分布式节点及图像处理系统。随着近几年分布式坐席系统在行业内逐渐流行,各个厂家也不遗余力的推出各种类型的分布式坐席系统。因此市面上的分布式坐席系统产品也显得参差不齐。
对比双引擎分布式坐席系统的方法
第一:产品技术成熟度
分布式坐席系统正式面市也才短短几年的时间。因此只有经过早期长时间的研发和技术积累,产品才会日渐成熟。它的高技术门槛儿在于它的算法和编码技术让很多厂家望而却步。
例如,分布式坐席系统在视频传输上压缩编解码技术就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于编码技术的局限性,视频传输采用完全无压缩方式传输原始码流。这种方式对于带宽要求极大,单路的1080P@60帧的视频需要高达3G左右的带宽。
第二阶段,随着应用需求的变化,无压缩码流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大量的视频传输。因而,在传统压缩基础上(如MPEG2,MPEG4等)加入自有算法的混合码流压缩方式诞生了。这个时候,单路的1080P@60帧的视频经过压缩后传输仅仅需要几百兆的带宽。毫无疑问,它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上解决了系统扩容的一定需求。
第三阶段,但是随着大数据的诞生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海量的信号接入对小带宽的需求日趋迫切。而H.265国际标准压缩编码算法正是解决小带宽的压缩算法。它不仅仅实现了小带宽(低至几十兆甚至是几兆)可支持系统海量信号扩容,还能保证原始画质的高清还原。芯片的标准配置。
第二:系统的稳定性
毋庸置疑,系统的稳定性是评判分布式坐席系统产品质量的核心要素之一。稳定性评判的标准较广,但是通常会包括三个方面:
一、同步性,大屏拼接分布式坐席系统主要是对接入的信号进行处理并实现上屏显示,因此对于上屏信号的同步性要求极为严格,它主要体现在视频上不能产生任何卡顿,否则就可能导致上屏的图像产生撕裂,严重影响使用效果。GEFFEN的KVM系列就能实现无延时,纯同步的效果。
二、实时性,分布式坐席系统的核心应用就是要求对实时传输的视频信号进行处理,并能够实时的上屏显示从而提供及时和快速有效的指挥决策依据。这对于重大事故及时部署决策争取挽回损失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条件。正如发生地震火灾塌方等重大灾难时候,使用方在发生灾难的第一时间便可掌握灾情和对实时现场进行救灾部署,可以说时间就是生命和财产安全。
三、去中心化,对分布式坐席系统来说,如果因为某些模块发生故障而导致整个系统无法运行,这对于用户来说意味一场大灾难。真正的分布式系统采用分布式拼接的节点处理,只处理它本身的信号,对系统其它的节点无任何影响。当单个节点发生故障后,系统无任何影响,还能保持正常运行状态。而只需要将损坏的节点进行更换,就可立即对该路接入信号进行任意调度和处理了。GEFFEN了降低系统的风险集中性系统为分布式设计,无服务器,各节点独立运行工作;(系统不得依赖服务器或类似于服务器的工作站的软硬件)
「KVM双引擎分布式坐席管理系统」-分布式高清矩阵(GFMIX系列)
第三:系统的兼容性
分布式坐席系统接入的设备往往要求是多样性的,因此,好的分布式坐席系统必须具有开放性原则。不但应该支持几乎所有类型信号的接入,还应该支持其他业务平台的对接,否则就容易导致系统因为兼容性问题而崩溃又无法体现分布式坐席系统相对于传统分布式坐席系统的优越性。比如在分布式坐席系统中,接入设备甚至数以千计。但是在当前很多系统中,由于信号接入扩容,不同时期的设备更新,品牌也千变万化。各厂家的私有协议问题,从而导致相互之间无法兼容而影响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又如,因为系统升级而要求接入一些外部平台,这些都要求分布式坐席系统具有一个极好的兼容性,否则难以保持系统的整体稳定运行。因此,客户在选择分布式坐席系统的时候,应该首先了解它是否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可否对接不同的平台,兼容不同的设备等。这些都是衡量的标准。
第四:系统的易用性
系统的易用性通常包括操作端简单方便,用户用得省心。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的提升,操作简单不再是易用性的唯一标准。可视化操作,所见即所得,已经成为用户良好操作体验的重要标准。在互联网+时代下,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实现操作客户端和显示终端同步进行可视化联动控制和对接入信号进行实时的预览回显,应该是先进的分布式坐席系统标准配置。
第五:系统的扩展性
高度平台化的分布式坐席系统,其扩展性考虑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忽略掉随着业务规模扩大和各种需要应用发生变化后,系统需要不断的进行扩容以满足新的需求。常常会发生由于前期工程的考虑不周,导致现有系统无法满足新增要求,以至于需要放弃掉原有的系统而重新建设。这种人力和财力的浪费对于用户来说是难以接受的。
真正的分布式坐席系统,在系统扩展性是无限的,它不存在只允许多少信号接入多少信号输出。系统规模需要增加的时候,仅仅需要增加相应少量的节点,即可完成了扩容。无需报废原有系统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