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文浅析1LCD投影代工厂产业:强适应性运营撑起千万市场规模

2025-11-18 09:57:13 来源:DISCIEN

  2025年,在美国对外加征关税政策的苍黄翻覆下,全球显示产业主流产品如TV、MNT、手机等的出货节奏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根据迪显(DISCIEN)统计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投影外销出货规模达12.6M,同比增长6.1%;与内销出货4.1M,同比下滑5.7%的表现迥异。似乎关税风云并未抑制投影海外市场需求的增长势头。

图一:2025年前三季度海外投影出货量情况

  数据来源:DISCIEN 单位:M,%

  迪显(DISCIEN)统计数据显示,投影外销出货中,1LCD产品占七成,其中90%的生产供应依托于中国的代工厂。那么,中国的投影代工市场究竟呈现什么样的格局?

  一、行业:地域集中,规模有限,新老并存

  从投影代工厂的地域分布来看,得益于成熟的产业集群效应和便捷廉价的海运出口条件,全球近90%的代工厂集中在珠三角地区,这其中又高度集中于深圳一地。此外,成都、长沙、苏州因政策支持和企业示范效应也有零星分布。

  从代工厂的规模体量来看,对比其他如手机电脑等数千亿产值的电子代工行业所形成的高投资高集中度的代工市场,投影代工产值偏低且加工组装相对简单,代工厂数量庞大且前期投入资本较少,近80%企业的注册资本集中在100万元以下,人员规模也不足200人。同时,偏小的资金流也让投影代工厂的迭代速度较快,形成新老厂商并存的行业格局。

投影代工行业企业规模情况

  数据来源:DISCIEN,企查查

  二、工厂:技术与商业模式的双重探索

  技术研发升级是代工厂提升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但在投影代工市场,绝大部分代工厂只具备1LCD的生产能力。DLP的生产门槛相对较高,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做技术沉淀,因此具备DLP生产能力的代工厂普遍成立时间在5年以上。而掌握3LCD技术的工厂目前只有个位数,产品主要辐射专业工程领域。这也与当前投影市场不同技术类别的出货规模及应用市场相吻合。

  商业模式的创新同样是企业突围的关键。在产品层面,一些企业依托视频解码与智能操作系统方面的可复用性,横向拓展至网络机顶盒等关联产品,实现业务协同与规模扩张。

  渠道策略则与企业资历高度相关。新创企业多依赖1688、阿里国际站等B2B平台获取订单;而成立十年以上的企业中,超七成已建立官网作为销售渠道的补充。部分企业还通过参与国际展会进一步拓展客户与影响力。

  技术上侧重1LCD的代工厂具备小而灵活的特点,商业模式上的多元化尝试也为代工厂多端订单承接提供了落地平台。在终端市场上则体现为对海外需求的敏锐响应能力和整体规模的增长。

  三、产品:出口产品场景化特点鲜明,以需求驱动营造产品差异化

  代工厂的出口产品在定位上也与国内零售端差别明显。与内销市场普遍将投影产品定义为家庭影院场景不同,外销市场产品定位多样,也因此在代工厂的出口投影产品上表现出较鲜明的场景化特征。

表一出口热销款中部分类型投影仪列表样式

  数据来源:DISCIEN

  根据迪显(DISCIEN)统计数据,各代工厂在1688或阿里海外站等电商平台销量前三的代工产品中,便携款占比为80.4%。北美、欧洲等地区亚马逊平台销量前十中,“便携”关键词占比超过90%。HY300等经济型1LCD“炮筒机”的持续热销,反映了海外市场因露营文化等场景对便携和户外使用的旺盛需求。而DLP产品也同样通过走向小型化与电池内置化,适用于自由职业者及小团队在咖啡馆、临时会议室等灵活场景中的移动会议需求。

  在便携性之外,出口产品在智能系统配置上也与国内主流形成差异。为适应海外部分区域网络环境不佳或用户注重隐私的需求,代工厂普遍在智能款之外,提供无智能系统的版本。同时,随着投影仪出海与流媒体平台合作趋势的加强,搭载GTV(Google TV)系统的版本也在逐渐增多。此外,一些代工厂企业还与Netflix等内容平台合作,推出获得官方认证的系统版本,以满足特定平台用户的内容需求。

  除此之外,部分工厂还巧妙结合世界杯、节日等营销热点,推出足球外观、玩具外观等特色投影产品,将产品从单纯的“电子产品”延伸至“周边礼品”、“玩具”和“桌面摆件”的范畴,以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

  整体来看,中国投影代工市场庞大又繁杂,但整体又呈现微单元模式,也即是小而灵活特征。小产品决定了快节奏生产、小型代工模式和产品的同质化,但也正是这些如细胞般的代工厂支撑了全球千万台的投影市场规模,且伴随市场需求的增长这一规模还将进一步突破。这不仅展现了中国投影代工厂的强适应性,也是中国制造的微观缩影,无论何种产品、行业或生产模式,中国制造的土壤之上也能孕育出庞大的产业生态系统。

分享
分享
QQ好友
QQ好友
微信
微信
微信好友
朋友圈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