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5 安博会】DAV专访声旷科技:以“场景定义技术”,构建公共安全音视频新生态

2025-10-29 09:27:56 来源:数字音视工程网   (原创)

  2025年10月28日至31日,第二十届中国国际社会公共安全博览会(CPSE安博会)将在深圳会展中心拉开帷幕。在这场备受瞩目的行业盛会上,声旷科技携六大核心方案重磅亮相,从融合5G与物联网技术的IP广播系统,到具备AI预警功能的防欺凌广播;从高效清晰的政企数字会议系统,到无感化的智慧教学扩声.......每一款产品都致力于重新定义音视频应用的未来边界。

  展会现场,DAV数字音视工程网特邀声旷科技副总经理朱楚波先生进行深度对话,共同探讨技术背后的战略视野与行业趋势。

  数字音视工程网:本次参加CPSE安博会,声旷带来的哪些产品或解决方案最能体现“音视频+安防”的深度融合趋势?

  朱总:本次展会我们重点展出两款系统产品,精准诠释了 “音视频 + 安防” 的融合内核。

  其一为防欺凌 AI 预警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分析教室、宿舍等场景的音频信息,一旦捕捉到争吵、呼救等异常声音,可实现秒级响应,播放报警语音震慑欺凌行为,并且推送报警信息至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可通过主机或手机APP进行远程监听、喊话和对讲。在福建武平岩前中学项目中,该系统使校园暴力事件下降 87%,真正实现将声学感知转化为安全预警能力。

  其二是EVAC 消防应急广播系统,符合国家级防爆标准,集成声光、图文、语音多维播报功能,搭配双电源冗余与 AI 故障自检设计,即便断电断网仍能独立运行 12 小时,在水电厂、核电厂等高危场景中,实现 “风险监测 - 应急联动 - 指令传递” 的闭环安防管理,这正是音视频技术与安防需求深度绑定的典型实践。

  数字音视工程网:公共安全涉及场景众多且差异巨大。CMX声旷如何针对教育、公共广播、安防等不同场景的安全需求,进行技术方案的个性化适配与深度创新?

  朱总:我们坚持 “场景定义技术” 的核心思路 —— 先吃透不同场景的 “安全痛点”,再用定制化技术解决问题,形成差异化解决方案。

  教育场景,聚焦校园安全与教学体验双重需求,声旷推出无感扩声教学系统,以全球首创 360° 全向拾音 + AI 智能降噪技术,实现教师无需佩戴设备即可清晰扩声,语音自然还原度,减轻教师负担;又通过防欺凌 AI 预警系统守护校园安全,充分利用音频关键词报警功能,有效保证校园各个区域的安全。

  公共广播场景,声旷主打“全域覆盖与应急可靠”,IP 物联网 5G 网络广播系统支持全网通 4G/5G 双卡热备,突破传统网络的限制,避免单一网络故障导致的信息传递中断;同时具备跨区域、大规模应急信息秒级覆盖能力,在某省防汛指挥中心全域覆盖项目中,该系统实现超 50 公里半径的信息覆盖,保障极端天气下预警指令高效送达,从技术层面解决公共广播场景 “覆盖范围有限、应急响应滞后” 的安全痛点。

  专业安防场景中,则主打强化 “极端环境适配性”,EVAC 消防应急广播系统满足欧美 EN54 标准,适配水电厂、核电厂等防爆场景,通过多级联动预警功能,将单一广播设备升级为安防应急核心节点。除此之外,该系统还采用双电源冗余设计与 AI 故障自检机制,即便在断电断网环境下仍可独立运行 12 小时,适配高危场景的特殊安全需求,确保极端条件下指令稳定传递。

  数字音视工程网:CMX声旷拥有从研发到生产的全链条能力。在您看来,这一模式在为公共安全这类高要求领域提供解决方案时,形成了哪些独特的竞争优势?

  朱总:公共安全领域对 “响应速度、质量合规、稳定服务” 要求极高,声旷的全链条能力正是围绕这三点构建优势:

  一是定制化需求的快速落地能力。针对水电厂、核电站的防爆应急系统,或校园防欺凌AI预警等非标需求,公司具备从物联网平台、上位机软件到应急消防、音视频会议的全领域研发能力,可深入场景进行技术拆解与方案设计。研发完成后,通过自动化产线实现快速产品转化,有效规避传统外包模式中的沟通损耗,保障项目高效推进。

  二是全流程可控的质量与合规保障。在研发阶段即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与专精特新标准为基础,实施七道质量监控流程与MES全流程管理系统,确保从设计到出厂全程可控。该体系深度契合消防防爆、教育装备等行业标准,从源头杜绝质量风险,成为众多公共安全项目选择声旷的关键依据。

  三是规模化交付与实战化服务的双重支撑。声旷年产能达30万台设备及100万只扬声器,保障区域级、城市级项目及时交付。同时,产品已落地全球60余国,积累超过15万实战案例,覆盖教育、交通、能源等多类场景。这些经验持续反哺研发与生产,形成“部署-反馈-优化”的闭环迭代。

  综上,声旷的全链条能力本质是整合“场景洞察力、质量把控力与实战支撑力”,构建起能够同步满足定制化、合规性与规模化需求的系统能力,从而在公共安全领域中形成持续竞争优势。

  数字音视工程网:针对“AI”这一今年的创新核心,CMX声旷是如何将其嵌到产品中,从而让传统的广播、会议系统变得更具“智慧”和主动服务能力?

  朱总:我们核心是围绕“场景需求做技术落地”,针对广播、会议两大体系的痛点,通过网络适配、智能自检、自动适配等技术,让系统从“被动执行”转向“主动响应”:

  传统广播系统中,AI 的核心价值是 “从被动播放转向主动预警与适配”。比如针对校园安全的防欺凌 AI 预警系统,搭载定制化 AI 声纹识别引擎,精准区分不同声纹,一旦识别风险,迅速触发声光预警并推送信息至值班室。还有无感扩声教学系统,集成AI智能降噪技术,能自动过滤走廊脚步声、室外噪音等环境干扰,再通过 AI 音质优化算法,让系统主动适配教学场景的音质需求。

会议系统方面,聚焦“体验优化”与“效率提升”,强化主动适配能力。以政企5G数字会议系统为例,搭载无线会议单元自动追踪定位技术,参会者发言时无需手动调整设备,系统可主动锁定发言位置、优化音频采集,还支持多语种同声传译与电子桌牌联动,让会议从“人适应设备”变成“设备主动适配人”。

通俗来说,就是声旷并不是单纯地给产品叠加功能,而是让每个技术优化都对应一个实际痛点,最终让传统系统具备智慧化的响应能力,真正服务于场景需求。

  数字音视工程网:您认为未来的公共安全音视频系统还将呈现哪些关键发展趋势?

朱总公共安全领域正从 “被动响应” 向 “主动预防” 转型,音视频系统作为核心感知载体,未来将呈现三大关键发展趋势:

第一是多模态感知深度融合,打破单一技术局限。传统系统多依赖单一声频或视频数据,误报率较高,未来将形成 “音频感知 + 视频监控 + 环境传感” 的立体感知网络。比如通过 AI 算法融合声纹识别、视频行为分析、环境数据,构建多维度事件判断模型。

第二是全域协同能力升级,破解 “信息孤岛” 难题。未来依托 5G 网络切片技术,音响广播设备将作为协同节点,实现与视频监控、应急系统的深度联动。例如,当监控系统识别到人员聚集等异常情况时,广播设备可即时推送疏导指令,大幅提升公共安全事件的响应效率。

第三是标准化与定制化深度平衡,适配场景差异化需求。随着监管趋严,行业将建立覆盖硬件、软件、数据及应急流程的全链路标准体系,成为产品研发必须遵循的底线。与此同时,不同场景需求差异显著,统一方案易导致功能冗余或核心需求无法满足。因此,未来系统架构必将走向“标准化底座 + 定制化功能”的融合模式。其本质是“以标准保安全、以定制解痛点”,使系统既符合监管要求,又精准适配场景,最终实现安全、高效与低成本落地。

综上,未来的公共安全音视频系统不再是孤立的 “采集播放工具”,而是成为融合多技术、联动多场景、保障全链路的 “智能安全中枢”。

 

数字音视工程网:CMX声旷计划未来该如何从技术研发和产品规划上提前卡位,以应对这些变化?

朱总:声旷的核心逻辑是 “趋势导向、场景落地”,让研发跟着行业方向走,产品贴着实际需求做,具体分两大板块推进:

研发端重点聚焦三大方向,精准对应趋势需求。一是围绕 “多模态感知融合”,不再依赖单一数据判断,而是做跨类型数据整合能力的储备,确保能结合音视频、环境等多类信息综合分析,减少误判情况;二是针对 “全域协同”,重点突破部门、场景间的信息壁垒,做信息实时共享与安全保障的技术准备;三是紧扣 “标准化与定制化平衡”,提前对接国内外合规标准,把标准要求融入研发全流程,确保技术成果落地时符合规范,不踩红线。

产品端核心是 “标准化底座 + 场景化模块”,兼顾合规与实用。先搭建标准化底座,还预留统一接口,方便后续跨品牌、跨系统对接;然后针对校园、电厂、城市应急这些不同场景,开发专属的功能模块;并实现这些模块即插即用,不用重新搭建系统,能大幅缩短项目落地周期。

整体来看,声旷追求的是让每一步布局都能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在行业变化中始终贴合需求、站稳脚跟。

  DAV总结:深耕场景,智创价值

  声旷科技所展示的不仅是六套系统解决方案,更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公共安全技术范式。从AI预警广播到无感扩声教学,从防爆应急系统到5G全域覆盖,其产品逻辑始终围绕“场景定义技术”展开,反映出音视频行业正从“设备供应商”向“场景解决方案提供者”的深刻转型。

  在公共安全需求日益复杂、监管体系逐步完善的背景下,声旷所践行的“标准化底座+定制化模块”路径,也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样本。而其全链条自主能力,则进一步印证了在高要求领域中,唯有将研发、生产与服务深度协同,才能实现安全、效率与成本的有机统一。从“听见看见”走向“感知认知”,声旷科技一直致力于构建更加安全、高效与智慧的声视新生态。

分享
分享
QQ好友
QQ好友
微信
微信
微信好友
朋友圈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