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显示技术迈向更高性能、更广应用的今天,Micro/Mini LED(统称MLED)以其高亮度、高色域、长寿命等卓越特性,被视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的核心方向。据洛图科技(RUNTO)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MLED典型终端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千亿美元大关,达到1059亿美元,同比增长95.9%。
然而,随着像素间距不断微缩、应用场景日益严苛,行业在可靠性、成本与工艺上面临严峻挑战。而希达电子前瞻性地践行了“COB+MLED”融合创新战略—从P1.0到P0.3的技术突破,从专业显示到消费市场的全面覆盖,不仅逐步破解了技术产业化难题,更引领着LED显示技术走向新一轮变革。

技术破局:为何MLED时代更需要COB?
一般来说,MLED技术要实现从先进技术走向普及化落地,需在微间距化、高可靠性 与成本控制 三个关键维度实现实质性突破。
传统SMD封装受限于物理结构与工艺边界,在P1.0以下微间距领域面临良率与防护能力的双重挑战,难以支撑下一代显示产品的高标准需求。而COB封装技术则真正做到为MLED的产业化推进奠定技术基础,主要分为四个层面:
首先,在微间距表现上,COB能够将像素点间距推进至P0.9至P0.4水平,为高端商用显示、虚拟制片、指挥控制等对画质与细节要求严苛的场景提供可行方案。其次,凭借整体封装结构与表面防护材料的应用,COB显著增强屏体的抗冲击、防尘与防潮性能,有效降低像素失效率,使其在家庭影音、商业展示等需要7×24小时稳定运行的场景中也具备广泛应用潜力。此外,COB通过工艺环节的集约化,极大降低材料与设备成本,推动MLED整体成本曲线持续下行,为其打开更大市场奠定基础。尤其是随着LED显示产业链的上下游整合,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选择COB技术作为开拓路线,进一步加速其产能扩张与技术协同,以此形成供给与需求的正向循环。
市场数据印证了这一增长趋势。2025年第一季度,COB产品均价已降至1.72万元/平方米,同比降幅达31.4%,同期出货面积则实现49.1%的同比增长,呈现出“量增价降”的良性发展态势。

与此同时,相较于当下另一热门技术路径—MIP(Mini LED-in-Package),COB在技术前瞻性、系统可靠性、降本潜力与产业链协同方面也展现出更强优势:COB直接契合Micro LED芯片级集成的发展方向,结构更为简洁,更适应P0.5以下超微间距的技术演进 ,以及真正MIP(Micro LED-in-Package)产品量产化实现;同时,其让 PCB 驱动板与TFT背板两条技术路线首次出现交汇,也为后续透明、柔性、可卷曲 Micro LED预留了技术接口。相比之下,MIP作为SMD体系的延伸,在支架设计与二次焊接等环节仍存在物理极限与工艺瓶颈,极易在 P0.4 以下出现“物理天花板”。
因此,从技术演进与产业格局的宏观视角看,COB不仅是一项封装工艺的革新,更代表着显示技术从分立器件走向集成化、模块化的根本性变迁,是MLED实现规模化与高端化应用的必然路径。
创新实践:希达电子的COB深耕与成果落地
作为国内最早布局COB显示技术的领军企业,希达电子自2007年在中科院技术支持下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COB显示样机以来,始终聚焦于该技术的深度研发与迭代创新。

技术演进路径上,希达电子不断实现关键突破。2017年,希达电子率先完成从正装到倒装COB的结构升级,显著提升产品可靠性与像素精度;2018年,成功将显示点间距推进至P1.0以下微间距领域;2021年,进一步发布大尺寸绿色超高清COB直显屏,推动4K/8K超高清显示进入家庭影音、指挥调度、广电演播等全场景应用......
同时,据DAV数字音视工程网了解,希达电子已累计申请COB相关专利300余项,形成以集成封装、显示驱动与采集校正为核心的技术护城河。其独有的UBP极致黑表面处理技术,可大幅提升墨色一致性视觉效果;低功耗冷屏技术在散热性能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截至目前,希达电子已构建覆盖多场景全应用的完整产品体系,包括COB商业大屏、直显电视、智慧会议与教育一体机等多类产品,全面渗透G端、B端与C端市场—从专业指挥中心到高端家庭影院,从商业展览展示到教育会议赋能,希达电子COB产品以技术普惠实现“全场景、全需求”的精准匹配,真正践行“技术创新服务场景应用”的核心理念。

经过十余年的持续深耕,其已在COB领域构建起从芯片封装、显示驱动、采集校正 到光学设计与控制系统的全链条自主技术体系,形成完善的产品矩阵与多场景解决方案,也为希达电子后续的”COB+MILD“融合创新奠定技术基础。
前瞻布局:COB+MLED融合创新的未来路径
在“COB+MLED”技术体系的构建中,希达电子始终致力于实现从底层技术到系统生态的全面突破,逐步成长为全球微显示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力量。
其发展路径清晰展现了一条以自主核心技术为根基、以全场景应用为牵引的深度融合创新之路。
希达电子的创新体系根植于其底层核心技术突破。倒装LED COB集成封装技术作为其技术基石,通过芯片倒置及无引线封装工艺,有效解决正装结构的固有难题,将像素间距推进至芯片级水平,实现从P0.7到更小间距的批量化生产。在此基础上,希达电子进一步攻克超高密度集成与无缝拼接技术,消除传统拼接屏的亮暗线问题,为打造视觉一体化的超大尺寸显示屏奠定基础。

而在画质与能效层面,希达电子致力于构建多元化技术组合:创新的Micro-LED显示灰阶控制技术融合PAM与PWM调光,优化刷新率与灰阶表现;低功耗冷屏技术显著降低能耗与温升,提升热稳定性;独特的像素倍增专利技术则通过光学与算法创新,以更高性价比实现单位面积分辨率的倍增。
而基于自主构建的坚实技术底座,希达电子还成功打造了覆盖P0.3至P1.8全间距段的完整产品体系,并通过“性能分级体验”战略,以“优选、卓越、至臻”三大系列精准匹配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展现出深厚的技术积累与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专业显示领域,希达电子推出的全球首款0.3mm像素间距Micro-LED COB拼接显示器,突破超微间距显示的技术瓶颈,真正实现我国在高端显示领域从技术追随到技术引领的历史性跨越,也为指挥控制、广电演播等专业场景提带来了业界领先的解决方案。商业显示层面,希达电子COB商业大屏系列凭借卓越的可靠性与出色的画质表现,在商业展示、展览展示等领域获得高度认可。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希达电子还成功将COB+MLED技术优势延伸至超高清应用场景中。例如,会议教育场景中,其集成智能交互功能和绿色超高清的希达电子4K超高清智慧一体机,已成功荣获工信部“2024年度视听系统典型案例”,真正做到重塑数字化环境下的协作与教学体验;而具备量产能力的120-195英寸Mini/Micro LED直显电视的推出,更是实现了从专业显示到高端家用的全场景生态覆盖,标志着希达电子MLED技术正式进入消费级市场。

超高清COB智慧一体机3.0
这一完整的产业布局,不仅体现出希达电子在技术产业化方面的卓越能力,更展现了其以场景创新驱动技术演进的前瞻视野。
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全系产品覆盖—精准场景应用”的三轮驱动,希达电子正系统构建出一个以COB为基、MLED为翼的下一代综合显示解决方案,持续引领微显示领域的技术演进与生态重塑。
结语:COB+MLED显示技术的范式革命与希达电子的先行者价值
从行业视角看,“COB+MLED”不仅是两种技术的简单叠加,更是显示产业从封装结构、制造工艺到应用生态的一次根本性重构。它代表着微间距LED走向标准化、规模化、高端化的必然方向,也为超高清、低功耗、高可靠性的显示场景提供了终极解决方案。
2025年,MLED显示也正式迈入了从“技术攻坚向市场攻坚”的战略转折。
在这一行业转折点上,希达电子凭借近二十年的技术积累、全链条专利布局与持续产品创新,在COB+MLED的融合路径上率先走在行业前列。从全间距产品普及到P0.3 Micro LED突破,从专业显示到智慧一体机乃至家用MLED电视的全覆盖的实践,其已然为全行业树立了新的技术标尺。
可以预见,随着MLED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COB将成为推动显示行业从“间距竞赛”走向“体验升级”的核心引擎。而希达电子作为这一领域的先行者,通过前瞻布局与系统创新,正抓紧抢占下一代显示技术的制高点。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