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场景应用观察④ | 智慧社区进入“深度智理”时代

2025-09-28 16:57:21 来源:CPSE安博会

 

 

 

  场景应用观察④

  智慧社区场景

  通过“场景应用观察”,提前了解10月28-31日即将举办的2025 第二十届CPSE 安博会,聚焦哪些场景落地热点,挖掘行业实践价值!

  众所周知,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下,智慧社区建设已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所以,这几年全国各地积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以创新为驱动,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全力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并取得良好成效。

  比如,不久前,四川省首个“AI网格员”智慧治理平台在崇州市正式上线,解决了电瓶车上楼、消防通道占用、独居老人关怀等社区治理老大难问题。武汉东湖高新区三个实验社区交出了令人惊喜的成绩单,通过AI技术赋能社区管理,半年内社区风险事件同比下降53.6%,巡查人力成本降低71.4%。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内这些实践案例只是当前智慧社区安防建设的一个缩影,但却很好的彰显出科技赋能基层治理的效能,让居民切实感受到“触手可及”的安全感。未来,随着多项政策的推出和技术进一步成熟,社区安防将从简单的技防向深度融合的智能治理转变。具体看如下介绍!

AI与物联网驱动社区安防升级

  近些年,以AI、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重点。这些技术不仅可以推动产业升级,更在社区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它们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度融合并重塑社区安防体系。

微信图片_20250925133817.png

  我们都知道当下建设智慧社区的核心在于构建“感知-分析-响应”闭环体系,所以全国多地正慢慢部署智能感知设备,通过“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实现风险预警、快速响应与精准处置。以深圳罗湖区木棉岭社区为例,其部署的AI监控摄像头搭载深度学习算法,可实时分析视频流并自动追踪异常目标,使得该社区高空抛物事件、电动车入楼充电行为大幅下滑。

  物联网技术的加入则构建起社区安防的“神经末梢”。比如。长沙联通搭建的智慧消防平台,集成5G专网与边缘计算能力,实现4300余个消防传感器实时扫描,火灾预警响应时间缩短至0.3秒,误报率低于3%。还有西藏拉萨慈松塘社区作为西藏首个万兆光网智慧社区,部署了322个AI智能监控设备,覆盖出入口、活动广场等重点区域,可实现秒级预警响应。

  而这些都说明技术赋能正推动社区安防模式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防御”。也就是说,当前,智慧社区安防体系的建设正经历深刻变革,其核心驱动力源于人工智能(AI)与物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这种融合不仅提升了安防效率,更实现了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警、从单点防控到体系化治理的范式转变。

  未来,随着5G、AI、物联网、大模型、数字孪生等新兴技术的进一步普及,社区安防将实现“感知-决策-执行”全链路闭环。这场由技术驱动的社区安防革命,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重构社区安全生态。

社区制度保障与治理创新并重

  新兴技术的应用推广通常是离不开政策支持和体系构建。所以,国内近些年不管国家还是地方针对智慧社区建设都有全新的法律法规出台,弥补了社区建设部分领域的制度缺陷,给予相关企业参与建设的良好政策环境。

pic_index_zhsq.jpg

  例如前不久商务部等11部门发布的《关于公布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名单的通知》提出,争取用两年左右时间,实现便民生活圈对主城区和有条件的县城社区全覆盖。

  8月21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则为智慧社区提供了明确的技术路径和目标。9月12日,由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组织编制的《生态社区建设与评估导则》(T/CSW 0001-2025)正式发布,10月1日起实施,标志着生态社区建设进入标准化、规范化阶段。

  另外,兵团多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提升住房品质的实施意见》提出融入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完善智慧安防、远程控制、紧急呼叫等功能,打造智能宜居空间。还有在地方层面上,《福建省平安建设条例》已于9月1日正式施行,条例提到,鼓励和支持物业管理服务机构、业主委员会参与推进平安小区建设,化解邻里矛盾纠纷。

  以上种种条例,无不彰显出国家和地方对社区建设的决心和信心,因此市场有理由相信,在各项政策的扶持下,国内智慧社区建设将迎来快速发展周期。

R-C (1).jpg

  当然,智慧社区建设同样也离不开高效协同的治理机制。毕竟治理模式的创新,不仅可以提供社区治理效率,也能提高社区居民的舒适感、幸福感。目前全国多地正持续探索“警民联动+数据共享”模式,推动安防责任下沉至网格。比如此前江西南昌市西湖区就通过“无人机+地面巡逻”空地一体巡防方式,精准锁定治安盲区,在2025年夏季劝离危险水域群众2800余人次。这些实践表明,高效的治理机制不仅是政策落地的“催化剂”,更能通过精细化协同破解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总的来说,随着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与治理机制的持续创新,智慧社区将进一步融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未来,社区安防将更精准、服务更贴心、参与更广泛——这既是技术进步的必然,更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

结语 

  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防”,从“人力密集”到“科技赋能”,智慧社区正重塑基层安防格局。

  未来,随着5G、大模型、数字孪生等技术的深度融合,随着“警民联动”“数据共享”等机制的迭代升级,智慧社区必将更精准地回应居民需求,更有力地筑牢安全屏障,让“触手可及的安全感”融入日常,让“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照进现实。这不仅是技术赋能的成果,更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必将为城市治理提质、人民生活添彩注入持久动能。

5129aa82eeb08798aeb8c172cd98fb20.jpg

  在10月28-31日即将举办的2025年第二十届中国国际社会公共安全博览会(CPSE安博会)2号馆里,您可以了解到最新的有关智慧社区智能化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通过沉浸式体验,让您更直观地感受科技的魅力,找到适合您的产品和方案。

分享
分享
QQ好友
QQ好友
微信
微信
微信好友
朋友圈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