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与行业发展
2025 舞台美术学术研讨会
中央戏剧学院·昌平校区
2025年9月20日,“产教融合与行业发展——2025舞台美术学术研讨会”在中央戏剧学院昌平校区盛大启幕。本次研讨会,由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中央戏剧学院、中国舞台美术教育联盟联合主办。
此次论坛汇聚了国内外舞台美术领域专家学者与业界精英,以“产教融合与行业发展”为主题,开展不同类型的学术活动,旨在系统地推动中国舞美教育与行业的联动,打破人才培养与行业用人需求之间的壁垒,疏通演出实践项目、技术创新与研发、教学资源之间的循环通道,探索“以实践为导向、以创新为目标、以学术性为引领”的协同发展机制。
作为本次盛会的重要技术支持伙伴,华汇音响深度参与,为多场学术活动搭建了高品质的视听平台,幸地将整套涵盖音频、灯光、交互的完整工作流程引入校园,将“产教融合”的理念转化为师生们可亲身操作的实践课堂。以实际行动践行对舞美教育的支持,探索产教融合的实践路径。
打破传统壁垒
本次技术支持的核心理念,是打破传统教学中各技术门类(声音、灯光、视觉)的壁垒,展示它们在现代演出中如何协同工作。
华汇音响此次的技术支持,超越常规设备保障,聚焦于一项核心技术的深度实践:L-Acoustics L-ISA沉浸声技术。我们首次在单次保障活动中,于室内与户外两种截然不同的声学环境中,完整搭建了两套独立的L-ISA系统,为与会师生、来宾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技术比较与学习平台,生动诠释了“产教融合”的深层含义。
「L-ISA沉浸声室内场地:黑白空间」
「L-ISA沉浸声户外场地:户外灯光秀」
在空间中重塑声音维度
黑 白 空 间
首个L-ISA空间被精心设置于剧场中心的“黑白空间”。我们将其从一个标准的灯光教室,转变为一座集成了L-ISA沉浸声、BlackTrax实时追踪与LightAct交互视觉的综合性实验平台。
“黑白空间”内,我们配置了5只X12作为场景扬声器,8只X8构成环绕声像,4只X8用于顶部声像,并由4只SYVA SUB提供超低频支持。
「L-Acoustics X12」
「Sound Devices A20-HH」
在这里,L-ISA得以精细展现。基于教学价值而言,学生们可以通过L-ISA Controller,将每一个声音源,例如Sound Devices A20-HH无线话筒采集的人声,视为一个独立的“对象”,并在三维声场中对其进行毫秒级精度的定位与移动。结合BlackTrax提供的位置数据与LightAct的视觉反馈,学生能够实践一套完整的“数据驱动”创作流程:让声音与视觉元素智能地跟随“发声者”运动。这极大地提升了他们对声音空间叙事、声画联动以及系统集成思维的解构理解。
「BlackTrax红外追踪系统」
户 外 灯 光 秀
为户外灯光秀搭建的第二套L-ISA系统,是在开放环境中创造的沉浸声场。面对开阔、缺乏自然反射声的户外场地,我们采用了截然不同的扬声器策略。
在户外灯光秀,我们共使用了10组L-Acoustics SYVA + SYVA LOW,并搭配4只KS28超低音音箱,构建了拥有强大声音能量能和高清晰度的扩声系统。整套系统同样在L-ISA架构下进行驱动,以呈现由中戏师生创作的音乐。
「L-Acoustics SYVA」
在没有墙壁反射的开放空间中,L-ISA系统通过其独特的声波控制与相干域处理技术,成功克服了环境挑战,为现场观众营造出了具有明确方向感、包围感和层次感的声场体验。
两个L-ISA空间的高效运行,均依赖于DiGiCo Quantum系列调音台作为处理核心。它们确保了从Sound Devices话筒采集的高质量音源,到L-ISA声像处理,再到与追踪、视觉数据联动的整个工作流的稳定与低延迟。这次实践也向学生们证明:沉浸声并非室内剧场的专利,更是一种强大的创意工具,能够根据场地特性进行灵活调整,应用于音乐节、大型实景演出等各类户外场景。
除此之外,我们还打造了河边露天沙龙与校园氛围营造的扬声器系统。
「L-Acoustics SOKA」
对于注重语音清晰度的露天沙龙 ,Sound Devices A20-HH的稳定性和L-Acoustics SOKA+DiGiCo S21的精准扩声构成了最佳组合。
而分布在花坛区域 的X12音箱群,则用细腻的背景音乐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L-Acoustics X12」
在此次研讨会中,我们通过构建 “一内一外”两个L-ISA沉浸声实践空间,展示了其高度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更重要的是,我们有幸,得以为学生们搭建从理论认知到实战理解的桥梁。
华汇坚信,将前沿的技术平台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资源是对教育最有力的支持。华汇音响将继续与教育界携手,期待共同培养能够驾驭未来舞台技术的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