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破局到引领:国产视频矩阵厂商的高端突围与凯新创达的“技术攻坚”

2025-09-17 13:44:40 来源:数字音视工程网   (原创)

  超大规模信号调度、毫秒级无缝切换、全链路国产化—在曾经被国际巨头垄断的视频矩阵领域,中国企业正在完成从技术追随到标准制定的角色转变。

  近期,国家应急管理部指挥中心完成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系统升级。七台国产堆叠型矩阵组成的112×112路超大规模信号处理平台,以超越国际品牌的技术指标,实现4K超高清画质、毫秒级无缝切换、多信号智能调度,并预设12种应急布局模式。

  这个由凯新创达打造的国产平台,也预示着中国视频矩阵技术即将进入下一个阶段。

行业困境,国产视频矩阵的突围挑战

  视频矩阵作为专业音视频系统的"神经中枢",承担着信号路由和分配的核心功能。它能将各类信号源的音频和视频信号,灵活、稳定地切换到不同的显示终端和音响设备上,实现多路视频信号的灵活切换与调度。

  然而回溯十年,国内高端视频矩阵市场几乎被国外品牌垄断。ExtronCrestron等国际巨头凭借先发优势和技术积累,迅速占据广电、国防、应急指挥等高端市场。国内厂商则大多徘徊在中低端市场,面临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发展困境。

  曾有行业专家指出,国产视频矩阵厂商当时面临三重门:技术门槛、品牌门槛和生态门槛

  技术层面,高速信号处理、无损压缩、低延迟切换等核心技术被国外专利层层封锁;品牌层面,关键行业用户对国产品牌缺乏信心;生态层面,国外巨头已构建起从芯片到软件的完整生态体系。

  转机出现在2015年后。随着国家对信息安全与供应链自主可控要求的提高,视频矩阵行业开始经历深刻变革。军队、国安、政法等关键领域对国产化替代的需求日益强烈,为国内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据DAV数字音视工程网长期观察发现,这场国产化替代不是简单的产品替换,而是整个产业生态的重构。国产音视频产品不仅在性能上逐渐达到国际水平,更在供货周期、定制化开发和技术服务等方面展现出明显优势。如凯新创达等一批国内专业音视频厂商,凭借对本地化需求的深刻理解,开始在一些细分领域实现突破。

 

技术破局,从跟随创新到自主定义

  凯新创达自2007年创立以来,就走出了一条从技术追随到自主创新的差异化路径。

  其公司从最初的信号转换设备起步,逐步搭建起完备且自主的视频矩阵技术体系。

  信号传输方面,凯新创达近年来成果斐然,其推出的SMC超高清混合矩阵F - Mix光纤型混合矩阵 ,运用“Any to Any”专利技术,输入输出、信号形式及接口数量皆可灵活搭配;而堆叠矩阵不仅能实现信号无缝切换 和4K60Hz信号传输 还支持大屏拼接,16画面分割功能,并且接口可无限扩容,三种矩阵还具备多台级联等特殊功能,万能转换器可实现多种视频信号格式互转。

▲SMC系列超高清混合矩阵

  超高清处理技术上,凯新创达的SMC200矩阵同样表现卓越,具备真4K@60Hz 4:4:4超高清信号无损传输与切换能力。这款产品的突破性价值在于,它能够实现色彩的高度精准还原以及图像的细腻精细呈现,可充分满足广电、医疗、高端指挥中心等对画质有着严苛要求的场景需求。

  在近期落地的国家大剧院项目中,该产品顺利通过严苛环境的实战检验。项目要求系统同时兼容广电级12G-SDI与HDMI信号输入,设备不仅在多信号混接场景成功实现4K60 4:4:4超高清信号的无损切换与稳定传输,更将系统整体延时牢牢控制在0.2秒以内—从信号接入到最终显示,完整链路的响应时间甚至短于一次心跳,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音画同步、帧速无损”,真正做到技术稳定且速度惊人。

▲现场使用的SMC200超高清混合矩阵

  而在架构创新能力方面,凯新创达的堆叠扩容技术也堪称一绝。以凯新创达MCS - ANY - 16矩阵解决方案为例,其七机堆叠技术应用于国家应急管理部指挥中枢建设,支持多机经光纤级联,搭建起112×112路超大规模信号处理平台。

  七机堆叠后,可实现总部主会场与6个区域应急指挥中心的超高清信号互联,为国家级应急指挥场景打造出集超高清画质、毫秒级切换和智能化管控于一体的高效方案。用户可通过实时高清传输画面“所见即所得”地管理信号源,并实现实时预览、拖拽式调度和场景预设等操作,提升应急调度与日常管理效率;其模块化设计和弹性扩展能力,更是尤为适用于这种多源应急信号整合、跨区域协同调度及“平急转换”等高端指挥场景。

▲现场使用的MCS - ANY - 16矩阵

  全国产化战略也是其技术布局的关键。作为国内最早专注于4K60超高清传输处理技术的品牌厂家,凯新创达从核心算法到硬件设计均已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其产品的自主可控性,使得凯新创达的视频传输处理方案在技术层面拥有更独立、更可靠的发展路径,这不仅有助于未来实现更高程度的人工智能集成,也为其信息安全保障和技术迭代筑牢根基。

 

生态布局,从矩阵创新到产业引领

  当前,凯新创达的技术创新早已突破超高清传输处理技术的单一局限,而是聚焦于产业生态的整体构建。

  据DAV数字音视工程网了解,凯新创达已形成六大完备产品线,全面覆盖LED 柔性透明屏、分布式系统、4K 矩阵、光纤矩阵、拼接处理器以及无纸化会议系统,成功实现从单一产品供应商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者的战略转型,为行业树立转型发展的标杆。

  底层技术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多年来,凯新创达坚持自主研发,逐步攻克核心芯片技术难关。公司技术研发人员占比近三分之一,且多数拥有丰富的行业研发经验,这为其技术创新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强大的技术处理能力、全制程生产线以及专用设备的科学配置,也高度保障了包括视频矩阵等在内的自研产品能够高效流转,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而面对行业融合的新趋势,凯新创达亦展现出敏锐的战略洞察力。其公司积极推动视频矩阵技术与 AI、5G、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深度融合,致力于开发出智能化解决方案。以 XMS8000 - PRO分布式系统为例,基于IP化架构和H.265 编解码技术,可实现 4K@60Hz 超高清信号的跨区域、分布式管理与低延迟传输,显著提升产品性能,为行业技术发展指明方向。

  凯新创达视频矩阵产品的广泛应用,从政府指挥中心到广电系统,从企业与金融机构到教育与医疗领域,从国家大剧院到中国空间站,重复彰显其技术的通用性和可靠性。这背后,是国产视频矩阵厂商通过持续创新和技术突破,为国家关键领域的信息安全与自主可控筑牢坚实防线。

▲SMC800超高清混合矩阵助力某局安全监管中心4K超高清会议系统建设

  而从行业视角审视,凯新创达的发展路径也折射出国产视频矩阵企业的共同挑战与机遇。

  在全球化竞争格局下,企业需从技术追随者转变为标准制定者,从产品供应商升级为解决方案提供者,从国内市场拓展至国际舞台。这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更是推动国产视频矩阵产业走向世界的关键。

  透过凯新创达的视频矩阵的发展与创新,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企业的成长,更是国产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缩影。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深耕行业应用,满足多样化需求;构建产业生态,国产企业才能在全球竞争中实现从追赶到引领的跨越。

  这条发展道路虽然充满挑战,却是中国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关乎国家科技实力与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分享
分享
QQ好友
QQ好友
微信
微信
微信好友
朋友圈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