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由公安部主办的“阳光下的守护”法治公安主题宣传活动走进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
涉案财物管理全流程智能化,案卷管理全链条数字留痕,嫌疑人体检效率提升数倍……这个于2025年1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的中心,由高新兴科技集团承建,吸引了公安部、新京报、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四川法治报、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封面新闻等机构及媒体进行关注报道。以下为相关报道综合整理:
1
科技强支撑,涉案财物入库从20分钟缩短至7分钟
“涉案财物管理是过往工作中最令我们头疼的,得三名民警带四名辅警完成,这些警力节省下来,办案效率能提升不少。”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法制大队大队长殷翔说。
记者来到涉案财物管理区,只见48组货架上排列整齐、1200多个储物盒摆放有序,却不见有民警的身影。涉案财物管理中心民警韩坤告诉记者:“现在都是全自动了。”
图/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智能案卷柜
案卷管理也迎来数字革命。物联网赋能的智能案管柜终结了“抽屉卷宗”时代。记者看到,通过条码、数据库技术实现从上传、登记到归档全链条数字化留痕,案卷合规率达100%。
中心严格执行“统一上传、统一登记、统一入柜、统一借用、统一归档”制度,并通过系统关联自动提示办案时限,有效提升办案效率。
2
科技赋能智慧警务,保持安全“零事故”纪录
中心构建“一站式集中办案、合成化协同作战、智能化闭环监督”三位一体机制,将分散的执法环节压缩成“流水线”上的精密齿轮。
图/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办案中心管理终端
记者看到,在智能办案区,无感定位系统与AR轨迹追踪技术织就“电子防护网”。一天夜里,监控大屏突然发出“嘟嘟嘟”的人员倒地预警,值班民警与医务人员11分钟内就化解了一起嫌疑人突发健康风险。这套无感定位与AR轨迹追踪系统构筑起全天候“电子警戒线”,能对区内人员进行全天候实时跟踪,对异常行为即时预警干预。
更关键的是,它打通了各警务平台壁垒,实现了人员背景自动核查、办案流程自动管控、活动轨迹自动生成、异常行为自动预警、视频资料自动提取的“五个自动化”,覆盖率高达100%,构筑起防患于未然的智能防线,中心运行至今保持安全“零事故”的纪录。
据了解,成都市公安局高新分局还创新建立大数据基座,将办案手段、办案资源汇聚中心,让专业警种力量常态化入驻,打通“数据堵点”,为办案提供“一站式”“套餐式”的支撑保障。
在这场由AI驱动的执法范式变革中,成都公安正以科技为笔,重新书写法治公安的效率与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