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技术资讯·第39期 | 会议室声学优化双核心技术

2025-07-22 17:09:44 来源:声菲特数字音频

  在会议室里,你是否遇到过这些困扰:圆形会议室中心声音震耳欲聋,角落却听不清发言;开会时人声嘈杂有回声,播放投影视频又觉得声音不够响亮?

  其实,通过专业的声学设计,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接下来,带你了解让声音“均匀分布”、自由切换使用场景的两大核心技术。

扩散体:打破声音聚焦的“空间魔术师”

  在一些特殊形状的会议室中,比如带有弧形穹顶或凹面墙壁的空间,声音会像被放大镜聚焦一样,集中到某一区域,导致声场分布不均。而扩散体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神器”,它能够将集中的声音打散,均匀地分布到空间各个角落。

  • QRD 扩散体:这是一种通过精密数学公式设计的凹凸面板,通常深度约 17cm。其表面的凹凸结构和排列方式,就像一组复杂的密码锁组合。将它安装在会议室侧墙,能有效改变声音的反射路径,把集中的声波“打散”,消除回声和聚焦现象,让每个角落的声音都清晰均匀。

  • 书架式扩散体:无需额外安装复杂设备,只需将书架隔板倾斜 15° 安装,并按照斐波那契数列(如 30cm、48cm、78cm)设置不同层高。这样的书架不仅能收纳书籍,还能利用独特的结构散射声音,兼具实用性与声学优化功能。

  • LOGO 扩散体:利用 GRG(玻璃纤维增强石膏板)材料,将公司 LOGO 制作成凹凸立体的造型。在彰显企业品牌形象的同时,巧妙改善会议室声学环境,实现视觉美学与功能价值的双重提升。

可变声学系统:一键切换场景的“声音调节器”

  不同的会议场景对声音的需求各不相同。比如讨论发言时,需要清晰的直达声;而播放投影视频、进行演讲时,则希望声音更具环绕感和饱满度。可变声学系统就能满足这种灵活切换的需求。

  旋转面板  采用“双面派”设计,一面是柔软的吸声毡,具有极强的声音吸收能力;另一面是坚硬的铝板,能够高效反射声音。在日常开会讨论时,将吸声面朝向室内,可将混响时间控制在 0.6 秒左右,让发言清晰明了;当需要播放 PPT、进行演示时,旋转面板切换到反射面,混响时间延长至 1.2 秒,声音变得更加饱满响亮。

  吸声帘幕  使用聚酯纤维材质制作的帘幕,平时收纳在天花板上方。当进行演讲或需要降低环境噪音时,只需轻轻放下帘幕,它就像给会议室戴上了一层“降噪口罩”,能将混响时间从 1.0 秒迅速降至 0.7 秒,让原本空旷、声音混杂的“大礼堂”,瞬间变成声音清晰的“小教室”。

分享
分享
QQ好友
QQ好友
微信
微信
微信好友
朋友圈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