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智慧多功能报告厅系统解决方案

2025-04-21 10:58:24 来源:数字音视工程网

  目录

  TOC \o "1-3" \h \u HYPERLINK \l _Toc15631 第一章 概况4

  1.1项目背景4

  2.1场景用途与需求分析 4

  2.1.1.会议功能 4

  2.1.2演出与活动功能 4

  2.1.3智能控制与管理需求 4

  3.1场地布局与声学环境特点 5

  3.1.1报告厅空间布局 5

  3.1.2声学环境特点 5

  4.1技术与设备选型考量 5

  4.1.1扩声系统 5

  4.1.2音频处理系统 7

  4.1.3发言系统 7

  4.1.4录播系统 10

  4.1.5显示系统 13

  4.1.6舞台灯光系统 16

  4.1.7智慧融合平台系统 19

  4.1.8音频传输与连接 21

  4.1.9系统集成与调试 21

  第二章 整体设计 22

  1.1 设计依据的标准 22

  2.2 设计原理 23

  第三章 报告厅整体设计方案 23

  1.1 发言系统 23

  1.1.1 系统组成 23

  1.1.2系统概述 23

  1.1.3系统设计 24

  1.1.4发言系统产品组成部分 24

  2.2 扩声系统 29

  2.2.1 系统组成 29

  2.2.2 扩声原理及方式 30

  2.2.3 音箱选择标准 32

  2.2.4 扩声系统的信号流程图 34

  2.2.5 扩声系统拓扑图 35

  2.2.6 系统产品部分 35

  3.1 会议录播系统 42

  3.1.1系统组成部分 42

  3.1.2录播系统功能介绍 42

  3.1.3系统产品部分 43

  4.1 LED显示系统 46

  4.1.1系统组成部分 46

  4.1.2 LED显示系统功能介绍 46

  4.1.3系统产品部分 47

  5.1 舞台灯光系统 49

  5.1.1系统组成部分 49

  5.1.2 舞台灯光系统功能介绍 49

  5.1.3系统产品部分 50

  6.1 矩阵视频切换系统 58

  6.1.1矩阵视频切换系统工作原理 58

  6.1.2系统组成部分 59

  6.1.3系统拓扑图 60

  6.1.4系统产品部分 60

  7.1 智慧物联协作平台系统 64

  7.1.1 系统概述 64

  7.1.2 智慧物联协作平台的工作原理 64

  7.1.3 智慧物联协作平台的基本组成: 65

  7.1.4智慧物联协作平台的特点: 65

  7.1.7智慧物联协作平台系统产品组成部分 66

  概况

  1.1项目背景

  在当今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报告厅作为各类重要会议、学术报告、培训讲座、文艺演出等活动的举办场所,对其音频扩声系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的扩声系统已难以满足现代会议多元化、高效化和高质量音频传输的需求,因此,构建一套智慧会议扩声系统成为提升报告厅功能与用户体验的关键举措。

  2.1场景用途与需求分析

  2.1.1.会议功能

  日常商务会议:清晰准确地传达发言人的声音,确保参会人员能够轻松聆听会议内容,包括演讲、讨论、问答等环节。无论是坐在前排还是后排,都能获得一致的听觉体验,避免出现声音模糊、失真或音量不均等问题。

  大型学术报告与研讨会:在容纳众多听众的情况下,扩声系统需要覆盖整个报告厅空间,保证每一位听众都能清晰地听到报告人的讲解、演示以及互动环节中的声音。同时,要具备良好的声音还原度,以满足学术交流对声音质量的严格要求,特别是对于专业术语、数据图表等内容的传达不能有任何偏差。

  远程视频会议:随着远程协作的日益频繁,报告厅需要与其他分支机构或外部合作伙伴进行高清视频会议连接。扩声系统要与视频会议设备无缝集成,实现远程参会人员声音的清晰播放和本地声音的高质量传输,确保双方交流顺畅,如同面对面会议一般。

  2.1.2演出与活动功能

  文艺演出:当报告厅用于举办各类文艺演出,如音乐会、话剧、歌舞表演等时,扩声系统需要具备卓越的音频表现力。能够精准还原乐器的音色、歌声的优美以及舞台音效的丰富细节,营造出震撼而逼真的听觉氛围,增强观众的艺术感受和沉浸感。

  颁奖典礼与庆典活动:在这类场合中,扩声系统不仅要保证主持人、嘉宾讲话的清晰可闻,还需在播放背景音乐、视频音频素材以及现场音效时表现出色,为整个活动增添庄重、热烈的氛围,提升活动的品质和影响力。

  2.1.3智能控制与管理需求

  便捷操作:扩声系统应配备直观、易用的操作界面,无论是专业音频技术人员还是普通会议组织者,都能轻松上手进行音量调节、音频源切换、音效设置等操作。可以通过触摸屏控制面板、移动应用程序或电脑软件等多种方式实现远程控制,提高操作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场景预设:根据不同的会议类型和活动需求,系统应能够预先设置多种音频场景模式,如会议模式、演出模式、远程视频会议模式等。在切换场景时,系统能够自动调整音频参数,包括音量大小、均衡器设置、混音比例等,确保在各种场景下都能获得最佳的音频效果,减少人工调试的时间和工作量。

  3.1场地布局与声学环境特点

  3.1.1报告厅空间布局

  通常呈长方形或扇形设计,座位排列有序,分为主席台(舞台)区域和观众席区域。主席台用于发言人演讲、表演展示等,观众席则根据场地规模可容纳数十人至数百人不等。

  可能存在楼座或挑台设计,这对扩声系统的覆盖范围和声音均匀性提出了更高挑战,需要确保声音能够准确无误地传达到各个角落,避免出现声音反射、回声或死角现象。

  3.1.2声学环境特点

  建筑结构:墙面、天花板和地面的材质与装修风格会对声音的反射、吸收和扩散产生重要影响。例如,光滑的墙面和天花板容易造成声音反射,导致回声干扰;而地毯、吸音板等吸音材料则有助于减少反射声,改善声学效果。

  背景噪音:报告厅周边环境噪音源,如交通噪音、空调系统噪音、电气设备噪音等,可能会对扩声系统的信噪比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设计扩声系统时,需要考虑采取有效的隔音措施和降噪技术,提高声音的清晰度和可懂度。

  混响时间:不同类型的会议和活动对报告厅的混响时间有不同要求。一般来说,会议模式下混响时间应较短,以保证语音的清晰度;而演出模式下可适当延长混响时间,以增强音乐的丰满度和氛围感。因此,扩声系统需要根据场地的实际混响特性进行精准调试和优化,确保在各种场景下都能获得理想的声学效果。

  4.1技术与设备选型考量

  4.1.1扩声系统

  报告厅扩声系统中,音箱选型与布局是关键环节,而声场模拟则为其提供科学依据与优化方向。

  4.1.1.1音箱选型

  主音箱:大型报告厅适合线阵列音箱,其多个扬声器单元组成的线性阵列结构,可精准调整垂直覆盖角度,远距离投射声音。例如,某知名品牌线阵列音箱能在容纳数百人的报告厅中,将清晰均匀声音覆盖全场,高频还原精准,低频饱满有力。中型报告厅可采用高性能全频音箱,如采用同轴技术的产品,高音与低音单元同轴,相位一致性佳,能减少声音干涉,在较宽频率范围保持稳定音质,无论是演讲语音还是背景音乐都能高保真传播。

  辅助音箱:小型报告厅空间紧凑,吸顶音箱是不错选择。其均匀分布于天花板,向下辐射声音,补充观众席声音。如薄型吸顶音箱,外观简洁,扩散性好,可改善后排声场均匀度,减少因距离主音箱远而产生的声音衰减。壁挂音箱常用于报告厅侧墙,尤其适用于空间不规则或有楼座、挑台的情况。在有楼座的报告厅,壁挂音箱安装在楼座下方侧墙,倾斜朝向观众席,精准覆盖楼座区域;无楼座时,装于侧墙中后部,依观众席深度和宽度调整高度与倾斜角,补充主音箱侧方和后方声音。

  低音音箱:有源低音音箱是提升低频效果的核心。在音乐演出或电影放映等高品质音频需求场景下,如专业有源低音音箱,内置高功率放大器与大型低音扬声器单元,可依扩声系统整体需求调节低频音量与频率响应,让观众感受强烈低频冲击,使音频更丰满立体。

  4.1.1.2音箱布局与声场模拟

  主音箱布局:线阵列主音箱多垂直吊装于主席台两侧或上方。以长 50 米、宽 24 米报告厅为例,可吊挂在主席台上方 3 - 5 米处,垂直角度 5° - 15°,水平覆盖 90° - 120°,均匀覆盖观众席并减少墙面反射。全频主音箱放于主席台两侧地面支架,若水平覆盖角度 60°,在 24 米宽观众席区域,间距 10 - 15 米且内倾聚焦声音中心区域,保障声音清晰度与响度均匀性。

  辅助音箱布局:吸顶音箱依覆盖半径在天花板均匀分布,如覆盖半径 5 米的吸顶音箱,在观众席按 8 - 10 米间距安装,安装时避开通风管道、照明设备等障碍物。壁挂音箱在侧墙布局依观众席而定,有楼座时,在楼座下方侧墙前沿每隔 3 - 5 米安装一只,依楼座倾斜角调整向下倾斜 10° - 30°;无楼座时,装于侧墙中后部,距地 2 - 3 米,依观众席深度和宽度调倾斜角,确保声音均匀分布。

  低音音箱布局:有源低音音箱对称置于舞台前方靠近主音箱处,利于低音与中高频声波融合。同时,为减少振动影响,可在音箱下方安装减震垫等设备。

  声场模拟建模与参数设置:运用专业声场模拟软件(如 EASE、CATT - Acoustic 等)构建报告厅三维模型,精准反映建筑结构(墙面、天花板、地面形状、尺寸、材质及相应吸音或反射系数)与座位布局(排数、列数、行距和列距)。添加选定音箱设备,按实际布局设好位置、高度、角度,确定音频源(舞台中央或演讲台位置)的功率、频率范围等参数,以及听众区域(观众席全部区域)的声学特性(观众对声音的吸收和反射情况)。

  模拟计算与分析:启动软件模拟计算声音传播过程,生成声压级分布图(展示观众席声音强度均匀性)、频率响应曲线(判断频率衰减或提升异常)、直达声与反射声比例图(分析回声和混响效果)等图表数据,用于评估声场效果。

  优化调整:依据模拟结果,针对声音覆盖不均(如角落或后排声压级低,可调整音箱布局位置、角度或增加数量)、频率响应偏差(调节音箱频率开关或音频处理设备均衡器)、回声或混响问题(反射声比例高时,增加吸音材料或调整音箱延时)进行优化,再次模拟直至满意。

  验证与实际应用:扩声系统安装后,用音频测试仪器实测声场,对比模拟结果。若相符则达标,不符则排查原因,如音箱安装位置偏差或设备故障等,及时调整或检修,通过模拟与实测结合,保障扩声系统满足报告厅多种活动音频需求。

  4.1.2音频处理系统

  数字音频处理器是扩声系统的核心设备之一,它具备强大的音频信号处理能力,包括均衡器(EQ)、压缩器、限幅器、延时器、混音器等多种功能模块。通过对音频信号进行精确的处理和优化,可以有效地改善声音的质量,如调整音色、增强语音清晰度、控制音量动态范围、消除回声和反馈等问题。

  采用自适应反馈抑制器,能够实时监测扩声系统中的音频反馈信号,并自动生成相应的反相信号进行抵消,有效防止啸叫现象的发生,确保扩声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特别是在多人同时使用麦克风或高音量扩声的情况下,反馈抑制器的作用尤为重要。

  4.1.3发言系统

多功能报告厅是举办众多活动的关键场所,其发言系统极为重要。优质发言系统能保障声音清晰稳定传输,适配单人演讲、多人讨论、舞台表演等形式与不同规模人群参与。该系统由麦克风采集声音,音频传输设备传输信号,混音器混合调节多音源,功放放大信号,音箱播放声音,控制设备(如会议主机)管理发言顺序、音量与音效等参数,以达成高效运作并契合各类使用场景。

  4.1.3.1发言系统选型

  有线发言系统

  手拉手会议系统

  工作原理:以中央控制主机为核心,各个代表发言单元和主席发言单元通过专用的电缆以 “手拉手” 形式依次连接。代表单元配备有发言请求按钮、麦克风开关等功能组件,当代表按下发言请求按钮后,信号传输至主机,主机根据设定的规则(如先进先出、主席优先等)处理发言请求。主席单元除了具备代表单元的基本功能外,还拥有控制代表单元发言权限的功能,例如允许或禁止某个代表发言、切断正在发言代表的麦克风等。

  在信号传输方面,音频信号通过电缆在各个单元之间稳定传输,保证声音的高质量还原。例如在一场大型学术研讨会中,众多学者作为代表参与讨论,手拉手会议系统能够有条不紊地管理发言顺序,使讨论有序进行。

  优点:

  稳定性高:由于采用有线连接,信号传输不受外界电磁干扰、射频干扰等因素影响,声音质量清晰、稳定,不会出现信号中断或杂音等问题,能确保重要会议内容准确无误地传达。

  系统扩展性强:可以方便地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发言单元数量。一般只需将新的单元接入到已有的连接线路中即可,无需复杂的重新配置,能够很好地适应多功能报告厅不同规模活动的需求。例如,当原本预计 50 人的会议因特殊情况增加到 80 人时,可快速添加相应数量的发言单元。

  功能丰富:具备多种会议管理功能,如多种发言模式(自由发言、限制发言人数、申请发言等)、投票表决功能(可用于会议决策、选举等)、自动摄像跟踪功能(发言者发言时,摄像设备自动对准发言者进行拍摄)等,满足现代会议多样化的需求。

  缺点:

  布线复杂:需要在报告厅内预先铺设大量的专用电缆,这要求在场地建设或装修阶段就进行精心规划。如果后期场地布局需要调整,重新布线会涉及到拆除和重新安装,不仅成本高昂,而且会对场地的正常使用造成较大影响,甚至可能损坏已有的装修装饰。

  灵活性差:发言单元的位置相对固定,受电缆长度限制,发言者不能随意大范围移动,这在一些需要发言者在场地内自由走动进行演示或互动的活动中会受到限制。

  无线发言系统

  射频(RF)无线发言系统

  工作原理:发言单元将音频信号调制到射频载波上,然后通过天线发射出去。在报告厅内设置射频接收器,接收器通过天线接收射频信号,经过解调、放大等处理后,将音频信号传输给音响系统进行播放。射频信号的传输范围相对较广,并且能够穿透一些非金属障碍物,如墙壁、玻璃等(但穿透能力有限)。例如在大型的文艺演出或大型会议中,演员或发言者可以在较大的舞台或场地范围内自由活动,射频无线发言系统能够稳定地传输声音信号。

  优点:

  传输距离远:可以覆盖较大的区域,适合大型多功能报告厅或开阔场地的使用。一般情况下,在合理配置发射功率和接收天线的前提下,能够满足数百米范围内的声音传输需求,能够确保场地内各个角落都能清晰地接收到声音信号。

  抗干扰能力较强:相较于红外无线发言系统,射频无线发言系统对普通光线干扰不敏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抵抗周围环境中的电磁干扰,如来自其他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等)的电磁辐射干扰。虽然不能完全避免所有干扰,但在正常使用环境下,其稳定性相对较高。

  可多通道同时使用: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频率通道,实现多个发言单元同时使用而互不干扰。这在多人同时参与的会议、演出等活动中非常实用,例如在一场大型音乐演唱会上,多个歌手可以同时使用不同通道的射频无线麦克风进行演唱,各自的声音都能清晰地传输到音响系统进行播放。

  缺点:

  易受电磁干扰:尽管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但在一些强电磁干扰环境下,如靠近大型电机设备、无线电发射塔等,射频信号仍可能受到影响,导致声音出现杂音、信号中断等问题。

  安全性相对较低:射频信号相对容易被其他设备接收和解码,如果没有采取加密等安全措施,存在一定的信息泄露风险。在一些对信息安全要求较高的会议场合,需要额外配备加密设备或采用加密技术来保障信息安全。

  4.1.3.2发言场地布局

  会议型布局

  圆桌会议布局

  布局特点:对于手拉手会议系统,会议主机通常放置在圆桌中心下方的设备机柜内或者靠近圆桌的一侧角落位置,便于连接各个发言单元和进行系统控制。代表发言单元和主席发言单元均匀分布在圆桌周边,每个单元之间的连接电缆沿着圆桌边缘的线槽或地板下的暗线管道铺设,保持场地整洁美观。鹅颈式麦克风安装在每个座位前方的桌面上,可调整角度以便发言者使用。如果是无线发言系统,红外接收器或射频接收器则可安装在圆桌中心上方的天花板上,以确保信号能够均匀地覆盖到各个发言者位置。例如在高端商务洽谈会议或董事会会议中,这种布局能够营造出平等、开放的交流氛围,方便参会人员面对面沟通交流,同时发言系统的布局也能满足高效的会议发言需求。

  声学考虑:由于圆桌会议布局中声音在相对较小的空间内呈环形传播,容易产生反射和回声。因此,在会议室的墙壁和天花板上应安装吸音材料,如吸音板、吸音棉等,以减少声音反射,降低回声对声音清晰度的影响。同时,根据会议室的空间大小和声学特性,合理调整发言单元的音量、音色均衡以及音响系统的播放参数,确保每个发言者的声音都能够清晰、自然地被其他参会人员听到,避免出现声音模糊、音量不平衡等问题。

  演出型布局

  舞台演出布局

  布局特点:在舞台演出场景中,射频无线发言系统是较为常用的选择。接收天线通常安装在舞台两侧的高处,如舞台侧幕上方的桁架上或者专门的天线支架上,并且根据舞台的大小和形状,可能需要在舞台后方或其他位置增设天线,以确保演员在舞台上的任何位置活动时都能有稳定的信号接收。对于一些重要的演出,还可能配备备用的有线麦克风系统,其线缆通过舞台地板下的线槽或隐蔽管道连接到混音器,当无线系统出现故障时可及时切换使用。例如在大型歌舞剧演出中,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范围较大,需要频繁地移动位置并进行演唱或台词表演,射频无线发言系统能够满足这种高机动性的需求,而合理布局的天线则是保障声音稳定传输的关键。

  声学考虑:舞台上的声学环境较为复杂,不仅有演员的发言(歌声、台词),还有乐队演奏、舞台音效等多种声音源。因此,需要通过精心设计音响系统的布局和混音处理来实现良好的声学效果。主音箱一般布置在舞台前沿的左右两侧,以覆盖观众席的主要区域,同时在舞台上方或后方可能会设置一些补声音箱,用于补充舞台区域的声音覆盖,使演员能够更好地听到自己的声音,便于表演。在混音方面,要根据演出的内容和风格,将演员的声音、乐队声音和音效进行合理的平衡和融合,调整不同声音源的音量、音色、空间位置等参数,营造出逼真、震撼的听觉效果。此外,为了减少舞台上的声学反射对演员监听和观众收听效果的影响,舞台的背景墙、地面等部位通常会采用吸音材料或特殊的声学设计,如扩散体与吸音板相结合的方式。

  开放式演出布局(如礼堂式多功能报告厅演出)

  布局特点:对于这种开放式的演出布局,由于空间较大且观众席分布较为广泛,无线发言系统需要采用高功率发射设备和多个接收天线来确保信号覆盖整个礼堂空间。接收天线通常分布在礼堂的四周墙壁高处、天花板上以及舞台周边等位置,通过信号测试和优化调整,保证没有信号盲区。有线系统线缆的铺设则需要遵循安全规范和美观要求,可沿墙壁、天花板线槽或地下管道进行铺设,尽量减少对观众视线和演员表演的影响。例如在大型文艺汇演、颁奖典礼等活动中,主持人和演员可能会在礼堂的不同区域活动,包括舞台、观众席间的通道等,发言系统的布局必须能够满足全场声音清晰、稳定传输的要求。

  声学考虑:开放式礼堂的声学环境复杂多变,存在较多的噪音源和声学反射面。在声学设计方面,首先要采用指向性较强的麦克风,如超心形指向性麦克风,以减少周围环境噪音的拾取,突出发言者的声音。音响系统的布局要根据礼堂的建筑结构和声学特性进行精心设计,主音箱一般分布在舞台两侧和前方,通过调整音箱的角度和功率,使声音能够均匀地覆盖观众席的各个区域。同时,在观众席的中后部、两侧墙壁以及天花板等位置可能会设置补声音箱和环绕声音箱,以增强声音的立体感和均匀性。为了减少声学反射和回声对声音质量的影响,礼堂的墙壁、天花板和地面等部位通常会采用大量的吸音材料进行处理,如吸音板、吸音棉、空间吸声体等,并且根据礼堂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声学反射结构,如利用反射板将声音均匀地反射到观众席的各个角落,提高声音的清晰度和丰满度。此外,由于礼堂空间较大,声音传播会有一定的延迟,需要利用音频处理设备对声音进行适当的延迟调整,确保观众在不同位置听到的声音同步性良好,提升整体的听觉体验。

  4.1.4录播系统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报告厅会议录播系统已成为信息留存、传播与交流的关键支撑。其选型与布局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能否精准、全面地记录会议过程,为后续使用提供优质素材。

  4.1.4.1录播视频采集设备选型

  高清摄像机:对于中小型报告厅,2 - 3 台高清摄像机基本可满足需求。主席台前方中央的主要摄像机承担拍摄演讲者正面重任,需具备 10 - 20 倍光学变焦能力。这能在不同距离下,清晰捕捉演讲者的表情、肢体语言等细节。例如,在学术报告会上,演讲者的细微表情变化可能蕴含着重要信息,良好的变焦功能可确保不错过任何关键瞬间。报告厅两侧墙壁或角落的辅助摄像机,镜头视角在 60° - 90°,用于拍摄观众席全景、互动环节以及演讲者侧面画面,从而保证覆盖范围的完整性。

  大型报告厅或对视频质量要求更高时,要增加摄像机数量并选用高端型号。如具有 4K 分辨率、超高清画质的摄像机,能呈现出更细腻的画面,无论是展示精美的演示文稿还是捕捉舞台上的表演细节都能游刃有余。高速自动对焦功能可迅速适应场景变化,低照度拍摄功能则能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如播放视频资料时关闭部分灯光)依然获取清晰图像。

  全景相机(可选):全景相机可安装在天花板中央,通过网络与录播主机相连。在会议开场展示整体氛围、中场休息呈现会场全景或特定需要展示全貌的场景下发挥作用。虽然其画质相比高清摄像机略逊一筹,但独特的 360° 全景视角能为录播内容增添别样的丰富性,让远程观看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4.1.4.2录播音频采集设备

  音频采集设备可与现有的会议发言系统共用,充分整合资源,实现音频设备的高效利用,在满足会议现场扩声需求的同时,精准采集音频信号用于录播,避免重复建设与设备冗余,有效提升系统的整体效能与性价比。

  专业录播一体机:作为录播系统的核心控制与处理单元,专业录播一体机集成多种关键功能。在选型时,视频分辨率至少要支持 1080P 全高清录制和直播,以满足现代高清视频的需求。编码格式方面,H.264/H.265 等高效编码格式可大幅减少存储空间占用和网络传输带宽需求。例如,采用 H.265 编码格式的录播一体机,在相同画质下,存储空间占用可比传统编码格式减少约 30% - 50%。录制通道数量要与视频采集设备数量匹配,如使用 3 台摄像机采集视频,录播主机就需具备至少 3 路录制通道,确保能同时录制多路视频信号。存储容量可依据会议频繁程度和存储需求选择,内置硬盘容量一般从 1TB 到数 TB 不等,也可支持外接存储设备。网络传输能力上,具备千兆以太网接口,能支持稳定的网络直播和远程访问功能,方便将会议内容实时推送到网络平台,供更多人远程观看学习。

  软件录播系统(基于服务器)适用于报告厅有高性能服务器且对录播有定制需求的情形。其安装于服务器,借助软件算法达成音视频采集、编码、录制与直播等功能。优势在于能依会议规模等灵活调配服务器资源,易于和会议管理、视频编辑等软件集成。不过,需专业服务器维护能力,不然服务器故障易致录播系统失效。

  4.1.4.3录播系统布局

  主席台区域摄像机布局:主席台前方中央的主要摄像机高度应调整到与演讲者头部齐平或略高,距离主席台约 3 - 5 米,此位置和高度可获取最佳拍摄角度和画面效果。两侧辅助摄像机安装在墙壁或角落的专用摄像机支架上,高度约 2 - 3 米,与主席台呈 45° - 60° 角,这样既能拍摄到演讲者的侧面,又能兼顾观众席的部分区域。安装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避免摄像机镜头被灯光设备、舞台道具等遮挡,同时确保摄像机的电源线和信号线安全、整齐地布线,不影响会场美观和人员正常走动。

  观众席区域摄像机布局:若需全面拍摄观众席情况,可在观众席后方的天花板或墙壁上安装额外摄像机。这些摄像机镜头视角应在 90° - 120°,以覆盖较大范围观众区域。安装高度一般在 3 - 5 米左右,可根据观众席坡度和布局适当调整,确保能拍摄到观众的表情、动作以及互动环节中的情况。此外,要考虑摄像机的光线适应能力,在有窗户或强光照射的一侧观众席,采用具有逆光补偿功能的摄像机或安装遮光罩等辅助设备,防止因逆光或光线不足导致画面质量下降,保证观众席画面的清晰可辨。

  录播主机通常放置在报告厅的设备机房或专门的控制室内。机房或控制室需具备良好通风、散热条件,因为录播主机长时间运行会产生热量,若散热不良可能导致设备故障或性能下降。同时,要确保录播主机与视频采集设备、音频采集设备之间的连接线缆能安全、便捷地铺设,可采用地下线槽或架空桥架等方式,避免线缆杂乱无章,方便日后维护和检修。录播主机的操作面板或远程控制终端应安置在便于操作人员使用的位置,如机房控制台或控制室操作台上,操作人员可在此通过操作面板或远程控制软件对录播系统进行启动、停止、录制参数设置、视频切换等操作,确保录播过程的顺利进行。

  报告厅会议录播系统的选型与布局需综合考量报告厅实际情况、使用需求以及预算等多方面因素。只有合理选型与布局,才能确保录播系统高效、稳定运行,为会议的记录和传播提供优质音频视频内容,满足不同用户在信息留存、远程学习和交流等多方面的需求,推动报告厅功能的充分发挥和会议价值的广泛传播。

  4.1.5显示系统

  在现代报告厅的建设中,LED 显示系统无疑是核心视觉元素之一,其选型与布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塑造着整个空间的信息传播效能与观众的视觉感知体验。

  4.1.5.1 LED 显示系统选型

  显示屏类型:

  室内全彩 LED 显示屏以其广泛的适用性成为报告厅的主流选择。它具备呈现绚丽色彩的能力,在亮度、对比度与分辨率等关键指标上表现出色,足以应对文字、图像、视频等各类信息的展示需求。对于一般规模的报告厅而言,像素间距在 1.5mm - 3mm 之间的显示屏往往能在成本与视觉效果之间达成良好平衡。这类显示屏能够清晰地展现学术报告中的复杂图表、公式,以及文艺演出里的舞台背景画面与视频特效,为观众带来丰富而生动的视觉盛宴。而在那些对画质有着极致追求的大型报告厅或专业场景中,小间距 LED 显示屏则脱颖而出。其像素间距通常在 1.5mm 以下,能够在近距离观赏时依然保持图像的锐利与细腻,无丝毫颗粒感,仿佛将每一个细节都精准地呈现在观众眼前。然而,小间距 LED 显示屏的高端品质也伴随着较高的价格标签,并且在信号处理和散热等技术层面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需要在选型时综合考量自身的预算与技术维护能力。

  亮度与对比度:

LED 显示屏亮度选型要依报告厅环境光而定。室内较暗环境下,普通会议演出 500 - 1000 尼特即可,有强光干扰则需提升至 1000 - 1500 尼特甚至更高,部分屏有自动亮度调节功能,节能且保观看体验。高对比度(超 3000:1)对图像文字呈现效果佳,展示视频图片的报告厅应优先选用。

  分辨率与像素密度:

  分辨率是 LED 屏显示精度关键指标,与尺寸和观看距离相关。如长 10 米、宽 6 米中型屏,10 - 20 米观看距离选 1920×1080 或更高分辨率为宜,距离超 20 米可适当降低但要保证清晰。像素密度与分辨率紧密相连,选型时需综合尺寸、距离、预算确定适宜像素密度。

  刷新率与灰度等级:

LED 显示屏的刷新率关乎图像动态展示的流畅性与稳定性,一般会议演出场景刷新率至少 1000Hz,高端视频播放、体育赛事直播等领域顶级屏可达 3840Hz 甚至更高,选型要依场景需求筛选。灰度等级衡量其色彩表现能力,反映颜色层次丰富度,室内屏一般 14 - 16 位,能展示 16384 - 65536 种颜色,专业摄影展、艺术作品展示等对色彩要求高的场景,宜选更高灰度等级显示屏以精准还原色彩。

  安装与维护便利性:

  LED 显示屏安装方式多样,壁挂式适用于小面积屏且墙体可承重场景,简便省空间;吊装式用于大面积或需高位安装的屏,对结构强度稳定性要求高;嵌入式美观但装修时需预留设计,后期维护不便。选型时要综合报告厅建筑结构、空间布局与使用需求等确定。维护便利性也关键,前维护可正面操作,高效便捷,部分屏前后维护均可,还需考量模组结构、厂家是否提供维护工具与技术支持,全面评估影响其长期稳定性、可靠性与成本的因素。

  4.1.5.2 LED 显示系统布局

  舞台背景区域布局:

  舞台背景 LED 屏尺寸与比例依舞台而定,宽度宜略宽于舞台,高度可灵活调整,常见 16:9、4:3 比例,特殊演出可用 21:9 宽屏增强视觉冲击。安装于舞台后方中央且垂直地面,下边缘距舞台 0.5 - 1 米,上边缘不超舞台顶,倾斜角依观众席调整,保各座观看视角佳、图像不失真。

  观众席两侧或前方布局:

  辅助显示屏可置于观众席两侧或前方提升信息传递与参与感。两侧屏可竖屏展示文字(宽 1 - 2 米、高 3 - 5 米)或横屏展示图片视频(宽 3 - 5 米、高 1 - 2 米)。前方屏横屏(宽 5 - 10 米、高 1 - 2 米),装于舞台前沿上方或前排座椅前天花板,角度合适,保观众清晰可视。

  与其他设备的协调性:

  LED 显示系统与音响、灯光系统协调至关重要。与音响系统协调时,音箱分布合理,屏位置朝向不阻声音传播与反射,信号传输同步,达声画合一。与灯光系统协调时,灯光避直射屏致反光眩光,依屏内容动态调整灯光色彩强度,营造氛围,增强观众共鸣与参与感。

  报告厅 LED 显示系统选型布局是综合性工程,需考量显示屏类型、性能、安装维护便利性及与其他设备协调性等因素。精心选型与合理布局,方能打造出优质系统,为各类活动提供有力视觉支撑,提升观众体验与满意度,助力报告厅成为信息文化交流的高效平台。

  4.1.6舞台灯光系统

  在多功能报告厅中,舞台灯光系统对于营造合适的氛围、突出舞台焦点以及满足不同类型活动的视觉需求起着关键作用。

  4.1.6.1灯光系统选型

  面光

  LED 聚光灯:这是面光的常用灯具类型。LED 聚光灯具有节能、寿命长、光色丰富且可调节等优点。例如,西雅克C-YARK的 LED 聚光灯,其显色指数高达 90 以上,能够真实还原物体颜色,在会议演讲场景中,可清晰照亮演讲者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让观众更好地接收信息;在文艺演出时,也能精准地突出演员形象,配合不同的光色营造出各种氛围。其功率可根据报告厅规模选择,一般在 100W - 300W 之间,足以满足中大型报告厅的面光需求。

  电脑摇头灯(部分场景兼用):一些高端报告厅在举办大型演出或特殊活动时,会选用电脑摇头灯作为面光补充。它可以实现多方向、多角度的灵活转动,通过编程能创造出复杂多变的灯光效果。如在大型音乐会上,电脑摇头灯可随着音乐节奏快速变换照射角度和光色,增强舞台的动感和视觉冲击力,但由于其价格相对较高且功能较为复杂,并非面光的常规首选。

  耳光

  LED 成像灯:LED 成像灯在耳光位置表现出色。它能够投射出清晰的光斑和图案,可对舞台上的人物或物体进行局部强调和造型。比如在话剧表演中,利用其可调节的焦距和光阑,可以在演员侧面打出富有层次感的光影,突出角色的情感和动作细节。其光束角度通常在 10° - 60° 之间,可根据报告厅舞台深度和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型号,功率一般在 150W - 500W 左右。

  PAR 灯(辅助):PAR 灯可作为耳光的辅助灯具。它具有发光效率高、光线均匀的特点,能提供大面积的基础照明。在一些对灯光效果要求不是特别高的会议或讲座中,PAR 灯可以单独使用作为耳光照明,以较低的成本满足基本的视觉需求;而在演出活动中,则可与 LED 成像灯配合使用,增强舞台侧面的整体亮度和光效均匀性。PAR 灯的功率常见有 300W、500W 等多种规格。

  顶光

  LED 平板柔光灯:顶光位置多采用 LED 平板柔光灯。这种灯具发光面积大、光线柔和均匀,无明显阴影,能够为整个舞台提供良好的基础照明。在报告厅进行各类活动时,它可以使舞台上的物体和人物都得到均匀的光照,避免产生刺眼的光斑或阴影,适合会议中的资料展示、演讲者全身照明以及演出中的群舞场景等。其功率一般在 120W - 360W 之间,可根据舞台面积大小选择合适数量进行组合安装。

  电脑摇头图案灯(增强效果):为了在演出等活动中增加顶光的视觉效果,可搭配电脑摇头图案灯。它可以在舞台上方投射出各种精美的图案和光影效果,如在舞蹈表演中,可投射出与舞蹈主题相关的图案,如花朵、星辰等,与舞蹈动作相呼应,营造出梦幻般的舞台氛围。电脑摇头图案灯的功率通常在 200W - 500W 之间,但其数量可根据实际预算和演出需求灵活配置。

  侧光

  LED 条形灯:LED 条形灯是侧光的常用选择。它具有体积小、安装灵活的特点,可以方便地安装在舞台两侧的灯架或墙壁上。其发出的光线可以从侧面勾勒出舞台上物体和人物的轮廓,增强立体感和层次感。在现代舞表演中,LED 条形灯可通过不同的颜色组合和动态变化,突出舞者的身体线条和动作力度。LED 条形灯的功率一般在 30W - 100W 之间,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串联或并联使用。

  光束灯(特殊效果):在一些追求强烈视觉效果的演出中,如摇滚音乐会或大型晚会,光束灯可作为侧光的补充。光束灯能够发射出高亮度、高聚光性的光束,可以在舞台空间中形成绚丽的光影线条,与其他灯光配合营造出震撼的视觉效果。但由于其光束较为集中,使用时需要谨慎控制角度和数量,以免对观众造成视觉干扰。光束灯的功率一般在 200W - 400W 之间。

  逆光

  LED 帕灯:LED 帕灯常被用于逆光位置。它可以提供较强的背景光亮度,使舞台上的人物或物体在背景中更加突出,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在演讲或报告场景中,LED 帕灯可照亮演讲者的背景,使其在视觉上更加引人注目;在演出中,可为舞蹈演员或歌手营造出明亮的背景效果,突出舞台主体。LED 帕灯的功率一般在 50W - 150W 之间,颜色丰富多样,可通过 DMX 控制器进行色彩和亮度的调节。

  追光灯(重点突出):追光灯是逆光中的特殊灯具,主要用于在演出或重要环节中重点突出某个演员或物体。它具有高亮度、远距离照射和可跟踪移动的特点。例如在颁奖典礼上,追光灯可以跟随获奖者的移动路径,将其照亮在舞台中央,吸引全场观众的目光。追光灯的功率一般在 1000W - 2500W 之间,根据报告厅的大小和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功率和照射距离。

  4.1.6.2灯光布局

  面光布局

  面光灯具通常安装在观众席上方的灯架或天花板上,位于舞台前沿的正上方位置。根据报告厅的规模和舞台大小,面光灯具一般分为 3 - 5 排均匀分布。例如,在一个中型报告厅中,可设置 3 排面光,第一排距离舞台前沿约 3 - 5 米,灯具间距约 1.5 - 2 米,主要用于照亮舞台的前排区域和演讲者的上半身;第二排距离第一排约 1 - 1.5 米,灯具间距稍大,约 2 - 2.5 米,可补充舞台中部的光照;第三排则可再往后约 1 - 1.5 米,灯具间距进一步增大,约 2.5 - 3 米,用于照亮舞台的后排区域和整体背景。这样的布局可以使面光均匀地覆盖整个舞台,避免出现光照死角或明暗不均的现象。

  耳光布局

  耳光灯具安装在舞台两侧的耳光室或墙壁上,一般距离舞台边缘约 1 - 2 米,高度与舞台上演员的头部齐平或略高。每侧耳光可根据舞台宽度设置 3 - 5 组灯具,每组灯具之间的间距约 0.5 - 1 米。例如,在一个宽 20 米的舞台两侧,每侧可设置 4 组耳光灯具,第一组靠近舞台前沿,主要用于照亮演员的面部侧面和前半身;第二组往后约 0.5 - 1 米,可进一步强调演员的侧面轮廓;第三组和第四组则依次往后,用于补充舞台侧后方的光照,使舞台两侧的光线更加均匀、自然,增强舞台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顶光布局

  顶光灯具安装在舞台上方的灯架或天花板上,呈网格状均匀分布。根据舞台的面积和形状,顶光可分为多个区域进行布局。例如,对于一个长方形舞台,可将顶光分为前区、中区、后区和左区、右区等多个区域。前区顶光主要用于照亮舞台的前部区域,为演讲者或演员的上半身提供光照,灯具间距可相对较小,约 1 - 1.5 米;中区顶光则用于照亮舞台的中部,灯具间距可适当增大,约 1.5 - 2 米;后区顶光用于舞台的后部背景照明,灯具间距可再增大,约 2 - 2.5 米。左区和右区顶光则主要从两侧补充舞台的顶部光照,使整个舞台顶部的光线更加均匀。同时,在一些需要特殊效果的区域,如舞台中央或特定表演区域,可适当增加顶光灯具的密度或采用特殊的灯具组合,以满足演出的视觉需求。

  侧光布局

  侧光灯具安装在舞台两侧的灯架或墙壁上,与舞台边缘平行。一般分为上下两层或多层布局,上层侧光主要用于照亮舞台上人物或物体的上半身和顶部轮廓,下层侧光则用于照亮下半身和底部轮廓。每层侧光可根据舞台高度设置 3 - 5 组灯具,每组灯具之间的间距约 0.5 - 1 米。例如,在一个高 8 米的舞台两侧,可设置两层侧光,上层侧光距离舞台地面约 4 - 6 米,下层侧光距离地面约 1 - 2 米。这样的布局可以从侧面全方位地勾勒出舞台上的物体和人物,增强舞台的立体感和空间感,使舞台效果更加生动、丰富。

  逆光布局

  逆光灯具安装在舞台后方的灯架或天花板上,与舞台前沿平行。逆光一般分为一排或多排布局,根据舞台深度和演出需求确定。例如,在一个深 10 米的舞台后方,可设置两排逆光,第一排距离舞台后沿约 2 - 3 米,主要用于提供背景光的基础亮度,灯具间距约 2 - 3 米;第二排距离第一排约 1 - 1.5 米,可用于增强背景光的层次感和立体感,灯具间距可稍大,约 3 - 4 米。追光灯则可安装在观众席后方或舞台两侧的特定位置,根据需要调整照射角度和方向,以实现对舞台上特定目标的跟踪和突出。

  4.1.7智慧融合平台系统

  智慧融合平台系统的设备控制功能是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用户提供了对多种设备的精确控制和管理,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4.1.7.1设备类别管理

  设备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全面记录各类设备的详细信息,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厂家、安装位置等。这些信息可以帮助用户快速了解设备的基本情况,为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提供依据。用户可以通过系统对设备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确保设备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1.7.2日志管理

  系统会自动记录设备的运行日志,包括设备的启动时间、停止时间、运行状态、故障信息等。这些日志可以帮助用户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和问题。可以通过系统查询设备的日志信息,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为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提供参考。

  4.1.7.3空间展示

  系统可以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展示设备在空间中的分布情况,直观地了解设备的位置和布局。这对于设备的安装、维护和管理非常有帮助。可以通过系统对设备的空间位置进行调整和管理,确保设备的布局合理、便于维护。

  4.1.7.4场景模式管理

  系统支持场景模式管理,根据不同的需求设置不同的场景模式,以报告厅为例主要有会议模式、演讲模式和演出模式。

  在会议模式下,音频系统调整为适合会议交流的参数,麦克风灵敏度提高,音响音量适中并可能开启降噪功能;视频方面,投影仪或大屏幕显示器展示会议相关内容,画面亮度和对比度依室内光线调整,多个视频源时系统自动切换合适通道;灯光亮度适中不刺眼,关闭不必要装饰灯突出会议区域照明,桌椅布局依会议规模和形式调整,有会议记录设备会自动开启。

  演讲模式下,麦克风音量进一步提高,音响系统增强对演讲者声音聚焦,可能采用定向音频技术,同时降低背景音乐等音量;视频显示设备突出演讲者形象,可通过特写镜头或大屏幕展示,辅助演示视频或图片依演讲者指令切换播放;灯光聚焦演讲者,观众席灯光调暗,还可能开启提词器、倒计时器等帮助演讲者控制节奏。

  演出模式下,音响系统切换为适合演出的模式,提供强大功率和丰富音效,根据演出类型调整均衡、混响等参数;视频显示设备呈现绚丽画面,可能使用特效、动画增强视觉效果,舞台灯光与视频联动随演出节奏和情节变化;舞台灯光通过不同颜色、亮度和角度组合营造各种场景氛围,观众席灯光也依演出需要调整,高潮部分调暗增强沉浸感,还可能开启舞台机械和特效设备增加戏剧性和观赏性。

  用户可通过安装在报告厅内的触摸屏、或通过网络连接的手机APP、电脑服务后台轻松切换场景模式。切换方式有一键切换,在控制系统界面选择所需模式点击 “切换” 即可快速调整设备参数和状态;预设时间切换,可提前设置特定时间自动切换到特定模式;传感器触发切换,系统通过检测人员活动、环境变化等情况自动触发切换。切换过程有过渡效果,如灯光逐渐调整亮度和颜色,音频采用淡入淡出方式。

  场景模式管理功能包括添加新场景模式,用户可根据特殊需求自定义设备参数和状态设置以及名称和图标;修改现有模式,如调整麦克风音量、灯光亮度等,修改后自动保存;删除不再需要的场景模式时系统会提示确认。通过这些场景模式切换管理功能,智慧报告厅能满足不同类型活动需求,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使用体验。

  4.1.8音频传输与连接

  采用高品质的音频线缆和连接器,确保音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和保真度。对于长距离音频传输,可考虑使用光纤或网络音频传输技术,减少信号衰减和干扰。例如,通过 Dante 网络音频协议,可以实现多通道音频信号在以太网上的高速、可靠传输,便于扩声系统与其他音频设备、视频设备以及控制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

  配备专业的音频接口设备,如音频分配器、音频转换器、音频隔离器等,满足不同设备之间的音频连接需求。例如,将电脑音频输出转换为扩声系统所需的平衡音频信号,或将多路音频信号进行分配和复制,以便同时传输到不同的音频处理设备或音箱上。

  4.1.9系统集成与调试

  系统集成:将扩声系统与报告厅内的其他设备进行无缝集成,如视频会议系统、多媒体播放系统、灯光控制系统、舞台机械控制系统等。通过统一的控制接口和协议,实现各系统之间的协同工作和信息共享,打造一个智能化、一体化的会议活动环境。例如,在进行视频会议时,扩声系统能够自动与视频会议终端进行音频对接,实现远程声音的同步播放和本地声音的实时传输;在文艺演出时,扩声系统可以与灯光系统、舞台机械系统联动,根据演出情节和节奏自动调整音频效果和舞台氛围。

  调试与优化:在系统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全面的调试和优化工作。首先,对音箱的安装位置、角度和音量进行精细调整,确保声音在整个报告厅内的覆盖均匀性和一致性。然后,使用专业的音频测试仪器,如音频分析仪、声压级计等,对扩声系统的各项音频指标进行测量和评估,如频率响应、失真度、信噪比、声压级等,并根据测试结果对音频处理设备进行参数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音频效果。

  在调试过程中,还需要模拟各种会议场景和活动情况,对扩声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灵活性进行全面测试。例如,进行多人同时使用麦克风的测试,检查是否存在啸叫、声音干扰或音量不平衡等问题;进行不同音频源切换和混音测试,确保音频切换流畅、混音效果自然;进行远程视频会议测试,验证音频传输的清晰度和实时性等。通过反复测试和调试,不断优化扩声系统的性能,确保其能够满足报告厅各种复杂的使用需求。

  整体设计

  会场的功能需求一览表:

智慧多功能报告厅数量 显示系统 发言系统 无线会议系统 专业扩声系统 智能控制系统 无纸化系统 会议录播 远程视讯系统 分布式管理系统 无线表决系统 会务管理系统 信息发布系统
1

  1.1 设计依据的标准

  设计涉及的计量单位均采用国际单位SI制。

  设计所涉及的所有设备和材料,除专门规定外,均依照下列标准规范进行设计、制造、检验和试验。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标准》(GB/T 50371-2006)

  该规范为厅堂扩声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包括声学特性指标、扩声系统的组成与布局、设备选型等方面的要求,确保报告厅的扩声效果达到清晰、均匀、稳定的标准,满足语言和音乐等不同类型声音的重放需求。

  《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GB/T 50356 - 2005)

  此规范着重于剧场、电影院及多用途厅堂的建筑声学设计,从建筑空间的体型设计、吸声与扩散处理、噪声控制等多个角度出发,为多功能报告厅的声学环境营造提供了科学依据,保障声音在室内的良好传播与反射特性。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 51348-2019)

  规范民用建筑电气系统的设计,涵盖了电力供应、照明设计、电气设备安装等方面的内容,确保多功能报告厅的电气系统安全、可靠、高效运行,满足各类电气设备的用电需求,并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 50314-2015)

  为智能建筑的设计提供了整体框架和技术要求,在多功能报告厅中,主要指导中控系统等智能化设施的设计与集成,实现对各系统的集中监控、智能管理与协同工作,提升报告厅的智能化水平与管理效率。

  2.2 设计原理

  最先进的技术:所有产品和技术源自业内先进的权威机构。

  最真实的指标:所有的器材全部经过严格的老化试验及所有各项软件功能的测试,所有系统的指标全部经过科学计算和技术论证。

  最强的实用性: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把满足用户的业务管理作为第一要素进行考虑,采用集中管理控制的模式。按照实际需要来设计相应的系统,在满足功能要求和技术指标要求的基础上尽量简化设计,坚持实用化,充分满足用户的需要。

  可扩充性、可维护性:要为系统以后的升级预留空间,系统维护是整个系统生命周期中所占比例最大的,要充分考虑结构设计的合理、规范对系统的维护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完工后应有良好的整体视听效果,适当的风格和气派,所有产品应选用国内外正规厂家生产,并附有产品合格证书。

  足够的视角范围:根据各种厅堂的建筑特点,结合各种视频应用方式,我们设计科学的显示方式,满足绝大部分观众的视角范围,保证没有视像盲区。

  足够的画面亮度:参考国家对各种环境照度的规定,结合各种文献对最佳视像照度的推荐值和经验,所有设计指标均达到或超过预期数值。

  最简单的操作及管理:提供良好的操作界面,方便用户操作,提高系统自动化管理能力,降低劳动强度。

  报告厅整体设计方案

  报告厅会场分析

  场所概况:会议室,长50米,宽24米,总共1200平方;

  功能定位:会议召开、培训、演讲等

  系统规划:会议室要求会讨系统、扩声系统、智能化控制系统、现场录播系统、LED显示系统,舞台灯光系统,视频矩阵切换系统等管理系统。

  1.1 发言系统

  1.1.1 系统组成

  有线数字会议主机;

  手拉手单短杆会议单元;

  1.1.2系统概述

  随着当今科技的飞速发展,老式的会议形式已无法适应现代化会议系统的要求。现代化的数字会议系统会议程序简单化、功能多样化,能够对会议实施控制、管理,包括声音传送稳定纯正,讨论清晰有序,使整个会议形式具有高效性。一套较完整的数字会议系统功能大约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签到、发言、表决、会议扩声、资料显示、会议进程控制、会议摄像、会议多媒体资料展示,而本系统完成主要功能为会议发言、会议扩声,实现及时、无误、发言灵活、可控;为其他功能的扩充和升级提供标准化的接口,使整个接口具有较好的先进性和良好的兼容性。设计一套数字会议发言系统,整个系统综合应用了当今先进、成熟的控制管理、图像处理等技术,将会议发言、讨论等系统组成一个完整的数字化会议系统,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了整个会议系统的自动化,会议系统数字技术为将来升级创造了条件。数字会议系统采用手拉手数字会议设备,包括发言设备、控制设备及其他外部设备。

  传统的会议模式与现代的视频会议室模式不同之处:

  传统的会议模式特点:

  传统的会议模式话筒数量有限:由于调音台路数的限制,使得会议的发言单元(话筒)不能够接驳太多,一般不超过10支话筒。

  传统的会议模式会议次序繁乱:与会人员全部使用同一类型发言单元,无法确定会议主席、列席身份,使得会议主次不分;同时与会人员可随意发言,毫无限制,使得会议次序混乱。

  传统的会议模式单一:无法完成功能兼容复杂的会议形式要求,如同声传译功能和特殊的会议功能要求,如:视频自动定点跟踪、发言限制及会议辅助功能:投票表决、远程电话会议参与等。

  现代会议模式特点:发言限制及其他辅助功能:为了适应现在越来越多形式的会议活动,现代的多功能会议系统可以根据会议主席的要求来控制整个会议的发言次序。其中通过控制会议话筒的开关来实现会场次序的管理;另外,在许多的会议当中投票表决是不可缺少的会议内容,但以往的投票方式往往采用举手或填写选票的办法,此类的投票表决方式存在着:保密性差、效率低及误差率高的缺点,而在现代会议系统的电子投票功能中可完全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当会议主席发起投票时,所有与会者面前的表决器都会闪动,此时只需根据个人意思按下相应的按键即可,最终的表决结果在10秒内即可统计完成,并显示在大屏幕上,相当快捷、准确、直观。视频自动定点跟踪:在现代会议室中,越来越重视音视频一体化的再现。会议中系统不仅可还原和放大演讲者的声音,还可以将其影响通过视频系统进行再现。从而使与会者得到一个身形并茂的会议效果。而本系统完成主要功能为会议发言、会议扩声.

  1.1.3系统设计

  发言讨论系统系统采用手拉手方式连接,发言单元采用便携式手拉手安装,外形美观,安装灵活,使用非常方便,而且布线量非常的少,不影响整体的装修布局。发言系统由会议主机、讨论主席单元、讨论代表单元等设备组成,满足各会议室人员的发言讨论会议功能要求。会议主机安装在控制室的机柜内,通过一条8芯航空传输线从地面下埋管布设到主席台位置,直接与发言单元相连接,发言单元再通过自带的电缆连接到下一台发言单元.实现发言单元采用手拉手串联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1.1.4发言系统产品组成部分

  1、会议主机

  产品特点:

  1.采用数字技术为核心 ,内置高性能CPU,支持讨论和视像跟踪功能

  2.采用数模实现声音信号传输,高保真,信噪比高,无声音延时。使用独有的新型防啸叫单指向高灵敏度电容咪芯,使会议声音几近完美

  3.自带4.3寸TFT触摸屏、可选择英文、简体、繁体显示中文界面操作简便,提 高调试效率。

  4.具备茶水、纸笔等服务功能,需求实时显示至主机显示屏

  5.USB接口 具有1路USB接口,支持插入U盘设备进行录音 功能,

  6.四路话筒连接,每路支持30个单元,可接120个单元,主席数量不受限制,支持8芯和RJ45网线连接

  7.八路RJ45连接,每路支持20个单元,可接120个单元,主席数量不受限制

  8.具备声控启动话筒功能及门限级别可调节

  9.会议模式 具备先进先出、后进先出、数量限制、主席优先,限时发言、自由讨论、申请模式7种会议模式。

  10.发言人数可设置为1-12个,主席不受数量限制,自由讨论模式不受 限制可全部打开。

  11.音频信号采用32bit高速浮点DSP进行处理, 带宽20Hz~20KHz完美清晰音质

  12.内置DSP数字音频模块,具备自适应反馈抑制、数字均衡器、自动增益功能,最大程度消 除干扰、失真、串音等现象(选配)。

  13.支持发言计时功能,显示屏可动态显示时间,

  14.具备自动检测功能,具有主席单元、代表单元数量检测、音频检测、按键检测 及清单显示功能。

  15.采用ID寻址方式,可自定义单元编号,保证唯 一ID编号,能有效避免ID重复冲突。

  16.具备线路带电"热插拔"功能,支持自动修复 与快速定位系统故障,并不影响其它设备的运 行。

  17.内置摄像跟踪功能:支持PELCO-D、PELCO-P、 SONY等协议,具备调 节、保存、调用预置位。

  18.支持扩展外置视频切换矩阵

  19.内置4进2出无缝HDMI矩阵切换器(选配)

  20.具备RS-232、RS-422与RS-485三种控制接口与控制方式,摄像机之间可串联或并联连接。

  21.支持扩展Dante协议音频输出,可与其它Dante 音频设备进行语音通讯(选配)。

  22.具备在线设置与修改单元身份,主席单元、代表单元身份可根据需求重新分配 与设置。

  23.具有断电自动记忆功能,通电后不需再次设置即可使用,并可还原出厂设置

  24.可同时连接红外翻译系统、电话耦合器、本地扩声系统、外部录音设备、远程多媒体终端

  25.支持恢复出厂值功能 具有恢复出厂值功能,支持一键复位至出厂状态,防止调乱参数。

  2、主席单元

  产品特点:

  1.数模双备份设计,手拉手有故障能快速切换48V拾音(选配)

  2.金属面板,整体高档庄重,符合现代审美标准

  3.高品质方管话筒拾音灵敏、语音清晰,带宽达到20Hz~20KHz

  4.采用防干扰电路设计,可防止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干扰。

  5.话筒头部带发言灯圈,可显示单元发言、关闭状态

  6.带深色弧形镜面,不通电时可隐蔽显示屏,尽显高档气息

  7.具有4寸TFT彩色显示器,显示内容清晰,可选择英文显示,繁体显示中文界面操作简便,提 高调试效率

  8.单元为无源设备,由系统主机供电,输入电压为24V,属安全范围

  9.单元T型8芯连线,线材采用全线铝箔、水线屏蔽,大大降低强电磁波对线材的干扰

  10.支持多个主席单元,连接时不受位置限制可任意安装,具有全权控制会议秩序的优先功能,可控制会议气氛

  11.系统集讨论,视像于一体

  3、代表单元

  产品特点:

  1.数模双备份设计,手拉手有故障能快速切换48V拾音(选配)

  2.金属面板,整体高档庄重,符合现代审美标准

  3.高品质方管话筒拾音灵敏、语音清晰,带宽达到20Hz~20KHz

  4.采用防干扰电路设计,可防止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干扰。

  5.话筒头部带发言灯圈,可显示单元发言、关闭状态

  6.带深色弧形镜面,不通电时可隐蔽显示屏,尽显高档气息

  7.具有4寸TFT彩色显示器,显示内容清晰,可选择英文显示,繁体显示中文界面操作简便,提 高调试效率

  8.单元为无源设备,由系统主机供电,输入电压为24V,属安全范围

  9.单元T型8芯连线,线材采用全线铝箔、水线屏蔽,大大降低强电磁波对线材的干扰

  10.支持多个主席单元,连接时不受位置限制可任意安装,具有全权控制会议秩序的优先功能,可控制会议气氛

  11.系统集讨论,视像于一体

  4、一拖二真分集无线话筒

  产品特性:

  1.主机工作电压:DC--12V—14V,工作电流:1000mA,功耗:12W;

  2.显示屏:LCD*2,射频载波范围: 615~695MHZ;

  3.工作距离:500米;

  4.制式:FM,导频方式:数字导频;

  5.最大频道数:520,系统兼容性:5台同时使用 ;

  6.频率响应:80HZ ~ 15KHz (±3db),动态范围:> 110db;

  7.系统失真/总谐波失真THD:< 0.5%,信噪比:S/N> 100db(A);

  8.射频灵敏度: -100dbm for 30db S/N Ratio,镜像抑制:> 75db;

  9.输出接口: (XLRx1)/(1/4-inch connector×1);

  10.音频输出水平: (XLR:+10dbV) / (1/4-inch connector:+8dbV);

  11.输出阻抗: (XLR:3KΩ) / (1/4-inch connector:3KΩ);

  12.工作温度范围:0-50 ℃;

  13.接收灵敏度:-105dBM分集接收;

  14.失真度THD:<0.01%;

  15.音频输出电压:0.3V;

  16.邻频干扰抑制:>60dB;

  17.接收机尺寸(WxDxH):485mm*185mm*45mm;

  话筒参数:

  1.拾音器类型:动圈式,咪芯指向性:心形指向;

  2.拾音灵敏度:>-20dBM(1V);

  3.发射功率:>+20dBM(10mWH),麦克风功耗:150mA;

  4.有效距离:无障碍直线500米;

  5.音频响应:50HZ—18KHZ,频率稳定度:+-0.001%;

  6.防手机电磁波:有;

  7.增益:20db,输入阻抗:5KΩ;

  8.射频输出功率:30mW,副波抑制:> 50db;

  9.导频:数字导频,显示方式:LCD;

  10.电源要求:1.5V*2(AA),电池寿命:> 5小时/ 以1800mA计算;

  11.手持长度:24CM;

  12.拾音有效距离:20cm /电容 40cm ;

  13.工作频率:610-780MHz采用微电脑CPU控制;

  14.频率稳定度:±0.002%;

  15.FM最大调制频率偏: ±45KHz,增益:10db;

  16.通讯指令:采用微电脑CPU控制;

  17.电量提醒:智能电池欠压预警显示;

  18.电路指标:PLL锁相环频率合成技术动态音频压缩及自动电平控制电路;

  19.杂讯锁定静噪控制+音码导航锁定静噪控;

  5、无线信号放大器

  产品特点:

  1.采用超高动态低杂讯元件与超宽频微带线路设计,具有超低内调失真及损耗,排除多频道接收系统同时使用时的混频干扰;

  2.天线输入连接座具有供应天线放大器的电源,可直接连接具有天线放大器的延长天线及内建放大器的天线;

  3.载波范围为600MHz-900MHz;

  4.能提供4台话筒接收机或2台真分集系列话筒接收机共用一对天线,还可级联第二台分配器或宽频多频道接收机,简化天线装配工程;

  5.天线类型:对数周期偶极阵(LPDA)天线;

  6.工作频段:600MHz-900MHz;

  7.增益:6dB 典型;

  8.阻抗:50欧姆 典型;

  9.电压驻波比:≤1.7:1;

  10.指向性:椭圆形180° 典型;

  11.指向极性:垂直(于垂直安装);

  12.导波器段数:9段;

  13.连接端子:固定式直角BNC母座,接头应设备在最小拉力位置;

  14.产品毛重:6Kg;

  15.产品尺寸(WxDxH):268mm*285mm*25mm;

  16.构造:玻璃铜及铜膜镜层;

  17.涂层:暗黑色;

  2.2 扩声系统

  2.2.1 系统组成

  扩声系统根据实际的面积和使用功能进行设计,扩声系统主要由扬声器、功率放大器、音频处理设备、调音台、话筒、音源等设备组成。整个系统选用同类产品中音色优美的高档次音响器材为主组成音响系统,选用同类产品中技术最成熟、性能先进、使用可靠的产品型号,通过计算实际面积的音响场地系数进行设计,保证每个角落的声场听觉均匀,没有出现失真、偏音、混音、回响等不良音响效果;媒体智能会议室的扩声系统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声源、音频处理设备、功放及扬声器系统。

  音响扩声设备的组成:

  声源:可包括数字会议发言单元、无线话筒、会议话筒、DVD影碟机多媒体电脑等声源设备,可播放CD唱片,DVD影音图像。

  会议音频处理设备:是会议扩声中的核心设备,可进行多路音频信号混合放大、切换,高低音调节,效果补偿控制,音量大小调整,录音、放音使用;

  功放及扬声器:整个扩声系统的音质及声场均匀性主要取决于扬声器的品质和布置方式。不同类型的扬声器需要配置不同的功放。

  扩声系统包括扩声设备和拾音设备组成,拾音设备对声源和它周围的声环境的拾取,把声音转变为电信号,音频处理设备对信号放大、传输和处理后,把这个电平信号通过功率放大器放大,直接推动音箱,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实现整个的扩声流程。

  2.2.2 扩声原理及方式

  系统设计

  扬声器的布局是报告厅内扩声系统设计的重要一环,几项重要的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将直接与此有关。扬声器布局的一般原则是:

  1. 全部听众区内的声压分布均匀;

  2. 听众区上的声源方向感良好,即观众听到的扬声器的声音与看到的发言者在方向上一致;

  3. 扬声器的位置在建筑上应当是合理的:美观安全,不影响其他设备的使用

  4. 控制声反馈和避免产生回声干扰。

  目前,厅堂主要扩声方式有三种:分别是集中式、分散式、混合式。三种布置方式主要依据扩声场地特性及使用功能情况来选择。

  集中布置方式:

  1.声音清晰度好

  2.声音方向感好,且自然

  3.适合设置有舞台并要求视听效果一致

  分散布置方式:

  1.易使声压分布均匀

  2.容易防止啸叫

  3.适合大厅的净高较低纵向距离长或大厅可能被分割几部分使用

  混合布置方式:

  1.大部分座位的声音清晰

  2.声压分布均匀,没有低声压级区

  3.有的座位会同时听到主音箱和辅助音箱的声音

  4.适合大型或纵向距离较长的大厅、各方向均有观众的视听大厅

  5.根据视频会议室的使用功能以及实际场地特性,为保证厅堂内扩声系统正常运行时有尽可能高的声压级和全场声压级的均匀。

  6.这种扩声方式中音箱的布局特点是在会议室屏幕两侧前后放置1组全频音箱,保证前场的声压级。除此之外,整个系统的频响、动态范围以及保真度都得到了有效的保证,并实现与自然声能高度融合。

  2.2.3 音箱选择标准

  1、声学要求

  足够的声压级

  随着现代录音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听觉鉴赏水平的提高,要求系统有足够动态余量,以适应不失真还原大动态的音频信号。设计所选用的扬声器功率大,灵敏度高,与之相匹配的功率放大器具有足够的功率储备。经计算完工后的报告厅内的声压级应该完全可以达到国家一级厅堂的指标要求。

  良好的声场均匀度

  设计中所选的扬声器显然是根据观众区的具体位置和面积,组成“点”声源阵列,有效降低阵列的梳状滤波效应,所选用的扬声器都是恒指向扬声器,有利于语言清晰度的提高,观众区都处于扬声器的覆盖范围内,可以预见声场均匀度是良好的,而通过计算机的模拟运算结果也可证明这一点。

  平滑的传输频率特性

  系统中对每路扬声器都进行参量均衡的调整,使其在指向性控制范围内各频率声束宽度变化很小,没有过激点和陷波点,而且在扩声系统中,每路扬声器都连接有一台房间均衡器(在数字音视频处理系统中),能提供足够的手段改善观众厅和荧幕区耦合空间声场对传输频率特性的影响,确保系统的传输频率特性平滑。

  良好的传声增益

  系统中的扬声器布置合理,观众区均在主扩声扬声器的覆盖范围,所选用的扬声器采用恒定指向号角,-6dB角外的声能衰减迅速;因此系统的传声增益要达到设计目标是有保障的。

  系统适应性强,方便扩展

  通过对设备体系的分析,我们认为在设计过程中除对上述客观可测量指标进行重点考虑外,还可从使用的角度出发,放宽系统的适应性,除可以满足会议扩声要求外,它也可以满足多媒体音乐播放的要求,整个系统有效重放频率宽度为35Hz—18kHz,系统的设备,都保留有足够的扩展空间。

  可靠性高、技术成熟

  系统在设计中,在扬声器的最大声压级、功放的功率储备、扬声器的保护、音频处理器的处理能力等环节引入冗余备份的设计理念,功放与扬声器单元的设计处于最佳匹配状态这种系统整体解决方案,除对音质高保真重放有利外,另一个重要的优势就是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系统操作管理方便

  2、声压计

  引用计算公式:

  直达声压级计算公式:Lρ=SPL+10logW-20logr

  主扩声系统必要的声增益(NAG)的计算:NAG(dB)=20logD0-20logEAD

  主扩声系统应用的声增益(PAG)的计算公式:PAG(dB)=20logD0+20logD1-20logD2-20logDs-10logNOM-FSM

  输入电功率的计算公式:EPR=10X其中:X=〔SPL+3dB+(ΔD2-Δref dist)-(LSENSI参考距离处)〕/10〕

  临界距离(即混响半径)Dc的计算公式:Dc(m)=K√(Q²V)/T60〕在%ALcons语言可懂度的有关计算:%ALcons=200²D22²T260/V²Q心理学中人耳的听声曲线图

  2.2.4 扩声系统的信号流程图

  扩声系统是报告厅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高保真地将声音播放给听众是必备的条件。为了在每一位置都能听到优美动听的声音,需要合理设计扩声系统。

  2.2.5 扩声系统拓扑图

  2.2.6 系统产品部分

  1、主扩线阵音箱+线阵次低音箱(8+2)

  按照线声源的最新理论设计,高频部分由灵敏度极高的高音驱动器配合专用的声波修正模块组合而成,使得整个高频的辐射波瓣控制在合理设计的范围,有效改善高频耦合特性。

  自主研发高性能稳定的喇叭单元,独特的空气动力结构方式,多点面设计,使声场覆盖更均匀。

  高频的垂直覆盖角度按照其指向性的设计准则设计成15度,有效避免了每个模块之间出现声干涉现象。

  全系列均具有良好的频率响应。

  高标准设计的分频器,耐高温的全玻纤FR-4等级PC板,高品质专业音频电容、大线径高纯度漆包线电感,剔除杂音,力求音质完美。

  充分发挥了波阵面纠正技术的特点,因此可传递清澈精确的音色,并且还拥有独特的近场效应,为听众带来无与伦比的听觉享受。

  平稳和准确的中音响应,尤其是对自然声乐和音乐再现效果惊人。

  分频器采用单片高、低音分颁器,台湾顶級音频电容,大功率无感鋁壳电阻,大线径高纯度空芯电感。

  高强度的铁网,表面采用外贴防尘网布,即能有效降低奇次谐波,增强视觉美观,又能有效地保护系统单元的使用安全。

  箱体采用精选俄罗斯进口高密度桦木夹板制作,进口木胶粉粘合,角码加强工艺,经过技师们精心打造,表面采用最流行的水性洒点耐磨喷漆工艺,经久耐用。

  采用内置电子分频器,整体8Ω设计,也为功放的配置提供极大的方便,只需要一台2通道的功率放大器,既可以驱动4只音箱,组成一个基本的阵列形式。

  配合专用CY系列超低频音箱正面两侧为气流引导,且通过两侧扶手加装专用的气流引导盒子减少低频的谐振频率。拥有极高的性能表现,系统体积细小,箱体轻巧,三点吊挂符合吊装和视觉上的限制要求,配合次低频扬声器使用,更可大大增强低频曲线。

  广泛应用于影剧院、多功能厅、教堂、学校、大中型运动场及大中型户内外演出、语言扩声等

  主要技术参数

  主扩线阵音箱产品概述:

  1.系统类型:2x10"二分频线阵列音箱

  2.频率响应:55Hz-20kHz±3dB

  3.灵敏度:103dB/1W/1M@±2dB

  4.额定功率:600W

  5.峰值功率:2400W

  6.高音单元:1.4"×2

  7.低音单元:10"×2

  8.最大声压级:130dB

  9.阻抗:8Ω

  线阵次低音箱

  线阵次低音箱产品概述::

  1.频率响应:34Hz-400Hz±3dB

  2.灵敏度:105dB/1W/1M@±2dB

  3.额定功率:650W

  4.峰值功率 :2600W

  5.低音单元:18"x1

  6.最大声压级:130dB

  7.阻抗:8Ω

  2、辅助音箱

  产品概述:

  1.系统类型:12”二分频全频音箱;

  2.频率响应: 55Hz-20kHz±3dB;

  3.灵敏度: 105dB/1W/1M@±2dB;

  4.额定功率: 360W/8Ω,峰值功率: 720W/8Ω;

  5.高音单元: 1.36”×1,低音单元: 12”×1;

  6.持续持续声压级:130dB 最大持续声压级: 133dB;

  7.连接器: NL4 x 2;

  8.箱体材料: 15mm/BB级桦木夹板;

  9.表面处理: 黑色浮点耐磨喷漆;

  10.指向性: 80 X 50(Deg);

  3、台唇音箱

  产品概述:

  1.系统类型: 10”二分频全频音箱;

  2.频率响应: 59Hz-20kHz±3dB;

  3.灵敏度: 102dB/1W/1M@±2dB;

  4.额定功率: 260W/8Ω,峰值功率: 520W/8Ω;

  5.高音单元: 1.36”×1,低音单元: 10”×1;

  6.持续持续声压级: 126dB 最大持续声压级: 129dB;

  7.连接器: NL4 x 2;

  8.箱体材料: 15mm/BB级桦木夹板;

  9.表面处理: 黑色浮点耐磨喷漆;

  10.指向性: 80 X 50(Deg);

  4、返听音箱

  产品概述:

  1.系统类型: 12”二分频同轴箱;

  2.频率响应:46Hz-20kHz±3dB;

  3.灵敏度:107dB/1W/1M@±2dB;

  4.额定功率:400W/8Ω;

  5.峰值功率:800W/8Ω;

  6.高音单元:1.73”×1;

  7.低音单元:12”×1;

  8.持续持续声压级:122dB,最大持续声压级:128dB;

  9.连接器:NL4 x 2;

  10.箱体材料: 18mm/BB级桦木夹板;

  11.表面处理: 黑色浮点耐磨喷漆;

  12.指向性: 100 X 100(Deg);

  5、主扩线阵\线阵次低\远程超低功放

  产品概述:

  1.额定功率:立体声/并接模式,2X1200W/8Ω,立体声/并接模式,2X1500W/4Ω,桥接:3600W/8Ω;桥接:4800W/4Ω;

  2.总谐波失真:<0.1%@950W(8欧1KHz),互调失真:60HZ/7HZ 4 :<0.1%@1000W8欧;

  3.频率响应:20Hz-20KHz +0.1/-0.3db(1W/8欧),信噪比:单通道工作,8Ω负载A计权>98dB;

  4.阻尼系数:300:1,1KHz@8欧,转换速率:50V/us;

  5.输入灵敏度:0.775,1V,1.44V(8欧),输入阻抗:20Kohms平衡输入,10Kohms 非平衡输入;

  6.电压增益:80x;

  7.输入连接器:卡隆输入座,输出连接器:音箱专用座;

  8.电源时源:~200V-240V/50Hz-60Hz,最大电流:20A,最大消耗功率:3600W;

  9.保护装置:短路,限幅,过热,直流,超音;

  10.冷却系统:智能风冷;

  11.面板指示:保护(红灯)失真(黄灯)信号(绿灯)电源(蓝灯);

  6、辅助\台唇\返听功放

  产品概述:

  1.额定功率:立体声/并接模式,2X800W/8Ω,立体声/并接模式,2X1100W/4Ω,桥接:2200W/8Ω;

  2.总谐波失真:<0.1%@780W(8欧1KHz),互调失真:60HZ/7HZ 4 :<0.1%@800W8欧;

  3.频率响应:20Hz-20KHz +0.1/-0.3db(1W/8欧),信噪比:单通道工作,8Ω负载A计权>98dB;

  4.阻尼系数:300:1,1KHz@8欧,转换速率:50V/us;

  5.输入灵敏度:0.775,1V,1.44V(8欧),输入阻抗:20Kohms平衡输入,10Kohms 非平衡输入;

  6.电压增益:80x;

  7.输入连接器:卡隆输入座,输出连接器:音箱专用座;

  8.电源时源:~200V-240V/50Hz-60Hz,最大电流:15A,最大消耗功率:2500W;

  9.保护装置:短路,限幅,过热,直流,超音;

  10.冷却系统:智能风冷;

  11.面板指示:保护(红灯)失真(黄灯)信号(绿灯)电源(蓝灯);

  7、16进16出会议音频处理器

  产品特点:

  1.双屏显示,一个用于监控,一个用于功能控制

  2.16路模拟平衡输入16路模拟平衡输出 ,最大输入输出17d Bu( 5.48Vrms)不失真

  3.输入每通道带48V幻像电源

  4.输入每通道带麦克风放大器,0 ~40dB增益可调 ,步进1dB

  5.立体声USB声卡功能,支持播放和录音

  6.1*USB接口,电脑软件控制和USB声卡传输功能

  7.1*RS232接口,电脑软件控制和中控功能

  8.1*RS485接口,电脑软件控制和中控功能

  9.1*RJ45网络接口,电脑软件控制和中控功能 ,通过网络连接可同时管理多设备

  10.外置8路GPIO接口

  11.液晶屏 ,支持配置设备名称、设备预设、设备IP、输入音量、输出音量、输入模式、设备版本查看等功能

  12.DSP功能有 ,AFC(反馈抑制)、AEC(回声消除)、ANC(噪声消除)、AGC(自动增益)AUTO MIX(自动混音)、 MATRIX MIX(矩阵混音)、噪声门、 PEQ(参量均衡器)、延时器、 FIR滤波器、高低通分频、压缩器、限幅器

  12.输入8段PEQ ,输出8段PEQ

  13.每通道输入2000ms延时器 ,输出2000ms延时器

  14.输入每通道语音激励功能(摄像跟踪),支持带PELCO-D、 PELCO-P、VISCA协议,摄像头控制60个预设记忆位置

  15.支持线控盒控制

  16.安卓APP网络控制

  17.支持存档加锁,隐藏设置参数,保证项目技术安全

  18.4路/16路dante可选

  20.8路独立音量旋钮,可对每路音量进行调节.

  8、12路调音台

  产品概述:

  1.高品质麦克风前置放大器,12路调台,带MP3播放;

  2.超宽60分贝增益范围;

  3.128.5 dB动态范围;

  4.+ 22 dBu线路输入处理;

  5.失真低于0.0007%(20hz - 50khz);

  6.48V幻像电容麦供电;

  7.防射频干扰线路设计;

  8.高动态线路输入+ 4/-10操作控制;

  9.单声道4段均衡(高,中高,中低,低)设计;

  10.18dB / 75赫兹低频过滤麦克风输入通道功能;

  11.1辅助发送,独奏和过载/静音led提示;

  12.1立体声返回,通道独立输出功能;

  13.2编组输出,60行程长寿命设计直滑推子;

  14.内置16种DSP高品质效果器;

  15.支持USB声卡播放,支持U盘播放,支持蓝牙播放,支持录音;

  9、全自动反馈抑制器

  产品特点:

  1.超宽频响电路技术,无变音,无金属尾音,强力抑制回声;

  2.数字移频技术,超强防啸叫,声音圆润稳定,无发飘和发干等现象;

  3.超级稳定:内置晶体振荡,软件算法,稳定性能好,受温度和外界干扰很小;

  4.可根据应用场合定制合适音频频谱,从而大幅度提升系统增益;

  5.支持MUSIC音乐模式与VOICE语音模式切换;ACCURATE MODE精准过滤模式

  与PROCESS FLAT平坦模式切换;ACCURATE MODE精准过滤模式与FAST MODE

  快速过滤模式切换;

  6.本产品具有全自动检测现场啸叫点功能,通过DSP系统对声音进行过滤.

  低音补偿自动混音.智能高速反馈处理;适应声学环境,无需调试,快速校正功能,

  保证音质,减少延时,高中低三档输入电平选择,防止峰值输入失真少延时,高中低

  三档输入电平选择,防止峰值输入失真有效增加话筒拾音距离30~ 100cm;

  12、电源时序器

  产品简介

  1.采用双面板+SMT表面贴片工艺,欧姆龙继电器(防浪涌继电器,可承载100A浪涌电流冲击),紫铜输出万能插座,确保产品超高品质;

  2.8路电源时序控制,每路延时1秒,可选择为3秒、10秒;

  3.整机容量50A ,配置德力西双极63A空开;

  4.共提供8个插座输出,紫铜铜片,万能插座适合各种插头;

  5.支持2台机器级联,第二台(从机)可扩充无数台;

  6.MCU控制的智能化设计,具有标准RS232(RS232控制可升级为RS485控制)串口控制功能,可设置255个ID地址,最大可支持255台同时使用,适合于大规模集中控制;

  7.可屏蔽时序开关,秒变强电控制器。可将第一路设置为常开,以便接入需要24小时通电的设备,如中控主机、路由等;

  8.具有外部电平(5V-24V)控制接口、外部开关控制,和级联控口;

  9.数码LED电压指示,具备超压和欠压警示功能,当电压过高或者过低时闪亮警示;

  10.每路输出均可单独控制开关,亦可将单独控制的开关进行锁定,以免误操作;

  11.面板具备可控制的USB供电插口(5V/100mA),供USB DJ灯照明用;

  12.预留20A净化模组安装空间,可选择带净化功能;

  13.预约自动关机 可预约2小时或者4小时后自动关机,管理员无需长期在岗;

  14.兼容(可选装)手机APP控制功能 设备通过WIFI连接互联网,通过手机APP可远距离控制系统开关机、编程自动定时开关机、预约时间自动开关机;

  15.兼容(可选装)防雷功能,提供等同于路灯等级的防雷保护,从而保护雷击时系统设备免遭损坏;

  16.电源接入规格: AC 220V/50Hz,单相3线,空开接入;

  17.输出:Channel 1~8,单相三线10A万能插座,面板插座,单相三线10A万能插座;

  18.过流保:DZ47 C型双级63A空开护;

  19.电压显示:3位LED电压表,过压欠压警示(低于195V或高于245V);

  20.时序控制开关,USB 5V供电控制,8路独立按键控制,按键锁定;

  21.外部控制接口:标准RS232串口控制(可升级为RS485),DC5~24V 电平控制,短路接口控制,手机APP WEIFI控制(选配);

  3.1 会议录播系统

  可通过IE等浏览器进行远程的配置、管理录制、直播、用户管理、主机参数的修改等操作;录播系统主要由两种录制模式,分别是资源模式录制和电影模式录制,资源模式可以将接入的多路信号分别以单路视频画面的形式进行直播与录制,电影模式是将接入的多路视频信号通过导播切换形成一个完整的视频文件,切换的画面可以是一画面或根据需求,自由组合拼接画面进行直播与录制。自带一键导播功能,可通过导播界面实现一键导播切换。可通过控制按钮,实现对摄像头的位移、变焦控制等操作。具备远程导播功能,通过网络内任一电脑,可远程操控录播系统,实现其远程录制导播功能。自带直播功能,可以在本地完成对会议、培训、教学的直播收看。

  3.1.1系统组成部分

  全高清会议录播主机;

  高清视频会议摄像头;

  3.1.2录播系统功能介绍

  在线导播:系统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支持人工在线导播方式。管理员只需通过网络登录Web控制界面,即可对现场的主讲视频、听众视频及主讲计算机屏幕中进行在线监看,利用"鼠标点击导播"技术进行在线的多画面实时人工导播控制。

  多种模式录制:流媒体录播系统不同于演播制作系统,其不需要导演,不需要脚本,一切活动不需要特别的准备工作,活动结束,流媒体节目也就实时完成。系统可将视频、音频及计算机屏幕同步录制到单个文件中。支持多路信号任意组合。

  实时片头、片尾制作:对完成的制作节目可以添加各种形式的片头、片尾,比如宣传片、宣传图等,使课件更加完整。系统支持图片、Flash动画、wmv等多种格式的文件作为课件的片头、片尾。

  直播与点播:观看端通过网络使用浏览器登录录播系统主机,无须安装任何插件即可实时观看直播画面或者非实时点播。

  1.实时直播,Web服务器将直播信息发布到网上,用户通过网络使用浏览器登录播服务即可看到当前直播节目的内容。终端群体也可将直播信号通过投影或等离子电视放映,非常适合多个分会场或课室进行同步学习观摩。

  2.非实时点播,系统内置点播功能,在后台管理系统中自动生成点播列表。经过授权的终端用户通过浏览器登录到录播系统即可观看。此外,也可以将视频自动上传至指定服务器,使用VOD管理平台对视频内容进行管理,管理更加科学,分类更加细致,极大拓展了视频信息传播的时空限制。

  通过在线编辑功能,也可以将多个课程文件合并为一个课程文件。

  后台管理:系统可对录制好的文件进行管理,可进行改名、删除、下载、观看、设置点播权限、上传到资源库、上传指定FTP服务器等操作;用户经授权后可通过Web界面将文件下载到互联网所能覆盖的任何终端。

  3.1.3系统产品部分

  1、会议录播主机(4+3)

  产品特点

  1.录播主机支持本地和远程两种方式进行录播功能操作。本地录制控制,显示器直接录播主机,插入鼠标键盘即可实现导播操作,开机即录制界面,无需手动打开录制软件;远程方式使用B/S架构设计,远程操控无需安装任何软件和插件;

  2.录制界面分为信号显示区,录播控制区和功能设置区,界面布局简洁清晰,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3.为便于操作,录制时系统提供PGM主播窗口和PVW预监窗口,便于在PVW预监窗口中调试好画面再切入PGM主播窗口;

  4.系统至少可接入4路SDI高清视频信号,3路HDMI信号,并且其中4路通道支持接入RTSP流信号,可自定义通道名称;

  5.系统支持3路导入预备视频素材,在录制过程中随时插入预备视频画面;

  6.系统支持一键录制、暂停、直播功能,并单独显示录制和直播时长;

  7.支持自动、手动、半自动三种导播模式;

  8.系统至少支持MP4、FLV两种录制格式,支持电影模式和资源模式同步录制,资源模式下任意通道都可选单独录制;

  9.系统内置RTMP直播服务器,单台录播主机支持不少于50路(1080P,2M码流,30帧)直播并发,并支持将直播流推送到第三方流媒体服务器;

  10.支持7路资源通道单独直播,支持导播通道主辅两种不同码流直播,本机直播并发超100路,同时支持向资源管理平台或者第三方直播平台推流直播,进行大规模直播,支持TS/RTSP/RTMP三种直播协议;

  11.系统支持H.264视频编码协议和ACC音频编码协议,录制码率支持512Kbps—60Mbps(可调),外网直播码率支持512Kbps—8Mbps(可调),帧率支持25 Fps、30 Fps、50 Fps、60Fps;支持音频输入检测和音量调整功能,并在系统界面中显示音量大小;

  12.系统支持字幕功能,并支持不少于5条字幕预设功能;

  13. 系统支持课件点播预览功能,并支持视频编辑功能,可对视频进行剪辑合并重新命名生产微课视频,并对微课进行分类保存;

  14.系统支持内外网两种IP分别设置,保障局域网和公网的双向连接,并支持进行公网连接测试功能;

  15.系统支持多种视频文件下载功能,可在web管理页面远程下载到本地电脑,也可通过USB接口拷贝;

  16.系统支持实时对主机和软件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包括CPU、内存、硬盘空间等;

  17.基于B/S架构,采用HTML5技术,通过浏览器即可访问,无需安装任何插件和客户端;

  18.远程导播系统支持定时录制和自动课表录制,可预先设置录制任务的具体时间,系统按时自动完成录制,无需手工操作;

  19.系统支持PTZ云台控制,支持不少于4路通道云台控制,每路通道不少于8个预置位设置;

  20.支持全屏、双分屏、画中画、三分屏、多分屏画面等不少于8种分屏设置,多分屏显示下支持快速自定义画面布局,同时支持淡入淡出等至少15种切换特效;

  21.支持台标、片头片尾、标题、字幕、时间等OSD信息设置及一键应用;

  22.支持对6路RS232串口进行自定义设置,可同时接入中控系统、云台摄像机及其他控制设备;

  22.支持远程定时开关机、手动重启;

  23.支持开始录制前主讲人、编号、视频名称等录制信息预设置,也可在点击录制时弹出提示窗口;

  23.支持远程导播用户角色、权限、密码设置。可控制系统访问人数,录课状态与空闲状态下可分别支持不同的人数;

  24.具备硬盘保护机制,硬盘剩余空间低于5%时,提示空间已满;支持一键格式化硬盘。

  25.系统支持远程互动模式,单机支持1对3进行局域网远程互动,支持主机、听讲身份互换;

  26.系统支持标准H.323/SIP互动协议,支持对接MCU进行远程大规模互动,支持双流互动模式,听讲可同时观看主讲的视频和电脑课件画面;

  27.系统支持HDMI输入信号进行自动图像检测,无需在主机电脑端安装任何插件即可实现电脑课件信号的自动切换,支持阈值,触发,切换停留时长等设置,支持一键锁定课件画面;

  28.支持对接变送器,在主机本地界面实时显示温度、湿度、CO2浓度、PM2.5浓度、PM10浓度。支持手动设置CO2浓度、PM2.5浓度、PM10浓度报警值,环境超过报警值自动红字报警。

  29.支持读取指定地区当天/次日天气预报、气象预警信息;支持设置考试倒计时、考试提醒;支持发布学校紧急通知;所有内容可配置以浮窗方法实时显示在主屏。

  2、高清会议摄像机

  技术参数:

  1.1/2.8英寸CMOS传感器;

  2.视频信号:1080P60/50/30/25,207万有效像素;

  3.镜头:20倍光学变焦,f=5.5~110mm,10倍数字变倍;

  4.视角:3.3°(窄角)-54.7°(广角),光圈F1.6–F3.5;

  5.支持2D和3D数字降噪,信噪比>55dB,低照度0.5Lux(F1.8, AGC ON);

  6.视频调节支持:亮度.色度.饱和度.对比度.锐度.黑白模式.伽马曲线等功能;

  7.视频支持SDI.HDMI.LAN网口三路输出,并且带1路音频输入口,1路RS232控制口,1路485控制口;

  8.支持H.265/H.264视频压缩;支持VISCA.PELCO-P/D协议,支持自动识别协议;

  9.支持AAC.MP3.G.711A 音频压缩,音频输入口为双声道3.5mm线性输入;

  10.支持Onvif,GB/T28181,RTSP,RTMP协议,同时支持RTMP推送模式;

  11.云台支持255个预置位,水平速度:60°/秒,俯仰速度:30°/秒;

  12.水平转动角度±170度,垂直-30度~+90度;

  13.转动速度:水平0.1 ~60°/秒,垂直0.1~30°/秒;

  14.支持RTP组播模式,支持网络全命令VISCA控制协议;

  15.网络口支持远程升级,远程重启,远程复位;

  16.支持低功耗休眠/唤醒休眠功耗低于400mW;

  4.1 LED显示系统

  LED 显示系统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显示解决方案,主要由 LED 显示屏模组、控制系统、电源系统以及结构框架与安装配件组成。其具备诸多优势功能,如能在不同光照环境下实现高亮度、高对比度显示,拥有宽广视角方便多人观看,刷新率高、响应快速可流畅展现动态画面,还可兼容多种信号源并按需切换,同时支持可编程控制以定制显示内容,满足多样化的使用场景需求。

  4.1.1系统组成部分

  室内全彩小间距模组;

  视频处理器

  4.1.2 LED显示系统功能介绍

  LED 显示系统功能丰富且出色,其高亮度及高对比度表现卓越,即便处于各类复杂光照环境,所展示内容依旧清晰可辨,色彩鲜活亮丽,图像细节纤毫毕现。

  超宽视角特性显著,水平方向可达 160 度以上,垂直方向亦超 120 度,观众于不同位置观赏,均不会遭遇图像失真困扰,视觉体验始终如一。

  高刷新率结合快速响应能力,令动态画面呈现流畅顺滑,彻底消除闪烁与拖影现象,图像切换瞬间完成,精准高效。

  系统对计算机、视频播放器等多种信号源兼收并蓄,切换操作便捷流畅,随心切换展示内容。再者,凭借可编程控制功能,能够自由定制文字、图片、视频等多样化显示内容,还可达成定时开关机以及亮度自动调节,智能便捷,节能增效。

  4.1.3系统产品部分

  室内全彩小间距模组

  产品特点

  1.像素点间距:1.860mm;

  2.模组尺寸:320mm*160mm;

  3.像素密度:288906Dots/㎡;

  4.模组重量:0.43 ± 0.01kg;

  5.单元板分辨率:172*86=14792Dots;

  6.单元板功率:≤ 19W;

  7.灯管类型:SMD1515;

  8.驱动方式:1/43 扫恒流驱动;

  9.单元面积(㎡):0.0512;

  10.亮度范围:350 - 400cd/㎡;

  11.屏体水平视角:150 ± 10°;

  12.屏体垂直视角:150 ± 10°;

  13.最佳视距:2.5m;

  14.亮度均匀性:≥ 97%;

  15.刷新频率:≥ 3840Hz(全灰度场);

  16.显示颜色:43980 亿种;

  17.亮度调节:256 级手动/自动;

  18.理论使用寿命:≥10 万小时;

  19.平均无故障时间:≥1 万小时;

  视频处理器

  产品特点

  1.采用2U标准机箱;

  2.具备液晶面板和功能快捷操作按钮;

  3.支持6路视频输入:1路DP1.2、1路HDMI2.0、2路HDMI1.4、2路DVI,;

  4.支持最大视频信号输入:4096×2160@60Hz;

  5.具备16路千兆网口输出,支持单机或双机冗余备份;

  6.单台最大带载:1048万像素,最宽16384像素、或最高8192像素;

  7.支持双 USB 2.0 高速通讯接口,用于电脑直连调试和多台主控级联调试;

  8.支持亮度和色温调节;

  9.支持画面调整:对比度、饱和度、色调、亮度补偿;

  10.支持6画面显示,位置、大小可自由调节;

  11.支持3.5mm音频独立输入输出,HDMI/DP支持音频解析;

  12.支持视频信号任意裁剪、切换、缩放;

  13.支持16个场景的预置保存和调用;

  14,支持主动式3D显示功能,3D模式下带载减半。

  15.支持信号源色彩动态范围"有限转完全"功能(16~235);

  16.支持RS232串口协议控制;

  17.支持LAN网口局域网下APP控制;

  18.支持精确颜色管理,调节显示屏色域(配合部分接收卡);

  19.支持视频源同步锁相技术,锁定内部vsync、输入信号源、自动锁相(按照图层锁相);

  20.支持信号失效窗口输出可选处理;

  21.支持低亮高灰,有效保证低亮下灰阶完整显示;

  22.支持HDCP协议的高带宽数字内容保护技术;

  23.支持实时监测屏体周边环境:自动亮度、温湿度等(选配多功能卡、传感器);

  24.支持23.97/24/25/29.97/30/50/59.94/60/100/120Hz输入帧率适应;

  25.支持全系列常规接收卡和光纤收发器;

  5.1 舞台灯光系统

  舞台灯光系统是舞台表演的关键组成部分,具有多方面重要功能。它可提供基础照明以保证舞台可视度,通过丰富色彩渲染营造多样氛围,利用光影塑造突出重点与增添视觉元素,凭借动态变化与音乐及表演节奏呼应激发情感,还能实现场景快速切换以适配不同节目环节与剧情转换,从多个维度助力提升舞台表演的艺术感染力与视觉吸引力,增强演出的整体效果与观众的观演体验。

  5.1.1系统组成部分

  调光控制台

  光电隔离放大器

  聚光灯

  染色灯

  光束灯

  5.1.2 舞台灯光系统功能介绍

  照明控场,氛围营造:舞台灯光系统提供精准照明,使舞台清晰可见,更能以亮度、色彩和分布调控营造多元氛围。暖黄静美,适抒情之境;红橙热烈,配激情之时,让观众沉浸其中。

  光影塑形,空间幻变:借灯具特性与照射角度,可雕琢光影、重塑空间。聚光灯聚焦关键,泛光灯延展背景,遮光板等配件创独特图案,增视觉层次与立体感。

  动态随韵,节奏共鸣:灯光动态多样,闪烁、渐变等与表演节奏和情感呼应。音乐演出中随旋律跃动,戏剧表演里伴剧情起伏,电脑编程控灯光秀,提升舞台感染力。

  场景速切,剧情畅达:能迅速切换灯光场景,适应演出环节与剧情转换。综艺晚会里场景交替无碍,戏剧舞台上时空变迁自如,保障演出连贯,优化观赏体验。

  5.1.3系统产品部分

  调光控制台

  产品特点

  1.MX512 通道数 1024 电脑灯的配接数量 96;

  2.支持电脑灯重新配接地址码;

  3.支持灯具水平垂直交换;

  4.支持灯具通道反倒输出;

  5.支持灯具通道滑步模式切换;

  6.每台电脑灯最多可用控制通道;

  7.40主通道+40微调通道;

  8.灯库 支持珍珠R20灯库;

  9.可保存的60个场景数量;

  10.可同时运行10个场景数量;

  11.600步场景总步数;

  12.场景的时间控制 淡入、淡出、LTP滑步;

  13.每个场景可存储5个图形数量;

  14.支持推杆启动场景并进行调光;

  15.支持互锁场景 支持 点控场景;

  16.图形生成器 可生成Dimmer, P/T, RGB, CMY,Color, Gobo, Iris, Focus图形;

  17.可同时运行5个图形数量;

  18.支持主控推杆 全局、重演、灯具 立即黑场;

  19.支持转盘调整通道数值;

  20.支持推杆调整通道数值;

  21.支持推杆调光;

  22.支持FAT32格式 U盘读取;

  光电隔离放大器

  产品特点

  1.1组DMX信号变8组,每一路都是独立的变压器供电和放大器来扩大DMX输出.,放大功能可以令连接延长超过标准的DMX512长度

  2.每个连接的位置可以独立地连接,最多可达32台灯具.

  3.外观设计轻便,结构坚固,减少问题再发生

  4.DMX信号自动分离、分离后互不影响

  5.信号连接插座:三芯音频阳座阴座;

  6.额定功率:10W,输入规格:100V~240V/50~60Hz;

  聚光灯

  产品特点

  1.光斑均匀,成等比亮度值;.

  2.16位调光:相比8位调光,灯光变化更柔和、细腻,顺畅;

  3.系统有两个运行模式:DMX模式和手动调光;

  4.系统上电时显示软件版本号,1秒钟后进入上次掉电之前保存的运行模式;

  5.修改了DMX地址、DIMMER值、运行模式之后,系统会在3秒钟后自动保存这些参数。保存的参数掉电不会丢失;

  6.手动调焦角度:35-60度;

  7.能和任意充电宝,充电电源匹配供电,无需给灯具供电即可调整灯具地址码,方便可以灵活使用(选配);

  8.灯具调光级别达到65535级,使灯具调光曲线更完美。

  9.光源:单颗200W COB集成灯珠;

  10.光源寿命:1000小时;

  11.电源:AC100-250V,50/60Hz;

  12.调光:同一台灯手动和DMX调光都可以;

  13.色温:3200K/5600K/四合一可选;

  14.总功率:250W;

  15.光学:两套非球面透镜和菲涅尔高硼硅镜片组合;

  16.控制通道:1/2CH通道;

  染色灯

  产品特点

  1.电压:AC220V/110V;

  2.频率:50-60Hz;

  3.功率:180W;

  4.光源:3W*54颗灯珠(R12、G18、B18、W6);

  5.通道:8CH;

  6.运行模式:声控、自走、DMX512;

  7.区别同行颜色色温调节进行多颜色混色问题,该产品支持通过内置预设程序实现按键操作快速调节到所需色温的功能,‌提升了色温调节的效率,‌也保证了色温的精确度,‌便于快速校准色温。

  光束灯

  产品特点

  1.电压:100V~240V/50~60Hz;

  2.镇流器:电子镇流器;

  3.灯泡:原装9R/11R凤凰灯泡;

  4.颜色:13种颜色+白光;

  5.图案:14个固定图案;

  6.棱镜:两个可以双向旋转的棱镜盘,8棱镜加8+16蜂窝棱镜。光束角度可以自由缩放;

  7.镜头:高精密多组胶合光学镜头;

  8.柔光效果:一个雾化镜可调节柔光角度;

  9.光束:七彩棱镜多级光束角度变化效果;

  10.调焦:线性调焦;

  11.调光:0-100%线性调节;

  12.投光范围:X向540度,Y向239度,可自动校正定位;

  13.扫描速度:X向3.0秒/540度,Y向2.0秒/250度;

  14.光束角度:平行光束角0 – 2.3° 雾化光角度8°;

  15.频闪:双频闪结构 ,0.5-14次/秒可调;

  16.显示:高清触摸屏;

  17.电子聚焦20米处;

  18.电机:由内置的微处理器控制的精密步进电机组成;

  19.信号控制:18个通道模式;

  20.灯体:由工程塑胶外壳组合成型,流线形设计,美观大方;

  21.风扇:采用DC12-24V风扇,风冷速度自然。风扇散热及过热保护;

  22.可调节频闪频率;

  23.工作环境:室内,-20℃~50℃;

  24.外壳:高强度耐温工程塑料外壳及采用金属粉沫喷涂技术,流线型外观设计;

  25.散热方式:风冷,采用6个低压风机,4进2出设计,散热更均匀。

  三合一图案灯

  产品特点

  1.输入电压:AC110v - 240 v / 50-60HZ;

  2.光源规格400W,光源寿命:20000小时,流明照度:5米120000 lm;

  3.额定功率:430w;

  4.通道模式:23ch;

  5.水平扫描:540度(16位精密扫描)电子纠错;

  6.垂直扫描:270度(16位精密扫描)电子纠错;

  7.调光系统:0-100%线性调节;

  8.聚焦系统:从4米到50米线性调节;

  9.雾化系统:1个独立雾化效果,光斑柔和自然;

  10.放大角度:4-35度;

  11.高速频闪:0-30次/秒。调速频闪效果可调。斯特罗布宏函数;

  12.颜色:8色+白光,半色功能;

  13.调色系统:线性CMY+CTO调色系统;

  14.固定模式:12个固定模式+白光;

  15.旋转图案:7个玻璃图案,每个玻璃图案可独立正反转;

  16.棱镜系统:标准单六排棱镜和8棱镜,每个棱镜可独立正反向;

  17.宏功能:控制台复位功能、自走模式、主从模式;

  18.显示方式:液晶显示,按键+触摸双操作模式;

  19.控制信号:国际标准DMX512。具有RDM功能,可进行软件在线升级,拨地址码;

  20.冷却方式:采用轴流风机加强冷却;

  21.安全装置:设有电子温控过热保护,当过热系统失效时,电子温控自动断电保护;

  22.外观材料:耐高温塑料;

  23.工作环境:-20度- 40度;

  24.保护级别:IP20;

  25.散热方式:风冷,采用6个低压风机,4进2出设计,散热更均匀。

  LED三基色会议灯

  产品特点

  1.电压:AC90V-240v,50/60HZ;

  2.功率:120W;

  3.光源:256颗5050灯珠;

  4.通道:6CH;

  5.色温:3200-5600K可调;

  6.IP:IP20;

  7.区别同行颜色色温调节进行多颜色混色问题,该产品支持通过内置预设程序实现按键操作快速调节到所需色温的功能,‌提升了色温调节的效率,‌也保证了色温的精确度,‌便于快速校准色温。

  成像灯

  产品特点

  1.光源:200W LED进口灯珠;

  2.总功率:210W 色温;3200K;

  3.透镜角度:19°/25/36;

  4.模式:DMX512,自走、主从;

  5.通道:2个DMX通道 防护等级:IP20;

  光束追光灯

  产品特点

  1.电压:220V-240V 50/60Hz;

  2.总功率:400W;

  3.灯泡:R15 330W欧司朗;

  4.投射距离:光束角度25°投射距离100米;

  5.色温校正:6500K 4500K 3200K;

  6.控制模式:电动操作追光灯,一个4色+白光,电动切光,调焦和光圈变化;

  7.安全性能:内部优化风路设计,散热充分良好,触发高压保护,安全可靠;

  面光帕灯

  产品特点

  1.输入电压:AC110-240V;

  2.光源:50W COB灯珠*4颗;

  4.色温:3200-6500;

  5.总功率:200W;

  6.照射距离:20m;

  7.透镜角度:25°;

  8.控制方式:DMX512,自走、主从;

  9.控制通道:8CH

  10.区别同行颜色色温调节进行多颜色混色问题,该产品支持通过内置预设程序实现按键操作快速调节到所需色温的功能,‌提升了色温调节的效率,‌也保证了色温的精确度,‌便于快速校准色温。

  6.1 矩阵视频切换系统

  视频矩阵切换器,作为一款高性能智能矩阵开关设备,专为高分辨率图像信号的显示切换任务而匠心打造。

  6.1.1矩阵视频切换系统工作原理

  它能够在输入通道与输出通道之间,巧妙地对一路或多路信号进行传输转换,无论是将多路信号整合为一路输出,还是把一路信号分送到多个输出通道,均能精准达成。并且,它可对多种不同类型的视频信号进行切换处理,使其以高清晰度呈现在分辨率各异的显示器之上。

  1、我司生产的视频矩阵切换器具备强劲的自动增益技术与可靠的断电保护功能,即便遭遇断电,设备也能安然无恙,丝毫不受影响,而小厂产品则普遍缺乏此项关键特性。

  2、视频矩阵切换器的开关、时间和通道都可以用轮巡设置,让我们享受更方便更舒适的操作,在使用的时候效果更好,也大大缩短了我们的时间。

  3、配备有自定义配置按钮,客户在使用期间可依据自身需求与偏好进行多样化的自主选择,无论是所需观看画面的清晰度,还是其他各类设置参数,都能随心调整并便捷地调用与存储。此外,还支持自主遥控与切换面板操作,充分满足用户对于优质服务体验的追求。

  4、具有将单个显示器上的画面切换至多个屏幕同步展示的能力,这些屏幕可依用户意愿排列组合成矩阵形式,这也正是它被命名为视频矩阵切换器的重要缘由。在使用过程中,画面大小以及切换数量均可由使用者自由掌控。值得一提的是,即便遭遇断电情况,设备内部输入的数据也会自动保存,彻底消除用户的后顾之忧。

  6.1.2系统组成部分

  8路混合插卡拼接矩阵;

  HDMI无缝输入卡

  HDMI无缝输出卡;

  6.1.3系统拓扑图

  6.1.4系统产品部分

  1.(8路)混合插卡拼接矩阵

  产品特点:

  1.无缝瞬间切换,不黑屏,不存在缓慢的过渡动画,快如电影换镜头;

  2.标配网口,标配平板APP控制软件,内置中控模块,平板的app界面可通过中控的编程软件随意修改,如增加、删除按钮和文字,修改背景图片,修改按钮的形状等;

  3.可用网页控制,带2个串口,支持串口控制,键盘控制,全平台控制软件,适应性强,提供安卓app、苹果IOS的app、电脑控制软件,三种方式可同时使用。iphone、ipad软件通过苹果公司审核,可从app store下载。除app外,同时支持鸿蒙、Linux、Windows、苹果IOS等系统的浏览器Web网页控制,用户可自行在网页上修改输入输出通道的名称,方便记忆。打开网页时,必须先输入密码,提供密码管理修改功能。

  4.插卡式结构,混合输入输出,一卡四路,支持DVI、VGA、AV、HDMI、SDI、HDBaseT、YPbPr、网络等板卡。

  5.(要配语音控制盒)支持人工智能的语音控制,语音识别系统不需连接互联网,也不用连网升级,确保室内谈话内容不外泄(保密),所有输入输出通道在现场可重命名,比如可以呼叫“DVD切换到投影”。语音识别器和矩阵通过无线连接,方便移动。

  6.同时支持多种控制接口,兼容性强,支持第三方(如中控)同时通过串口RS-232或RS485、红外、网络TCP、网络UDP对矩阵进行控制,硬件上提供2个串口,1个网口;

  7.面板上有15个硬件按钮和3个工作状态指示灯,通过这些可直接实现切换控制操作

  8.(选配)支持双电源,内部真正安装有两台互为备份的电源,而不只是双插头。

  9.(要配预览模块)支持网络可视化预览,在app和电脑软件上可查看所有输入信号的视频图像。

  10.下面是二选一

  a.(选配)安装有4.3寸彩色触摸屏,所有输入输出通道在触摸屏上有一个对应的按钮,用户长按屏幕就可以修改按钮的名称,也可以通过软件,对触摸屏的界面进行修改(增删页面、按钮形状、背景等)

  b.(标配)装有蓝色液晶显示屏,显示矩阵的工作状态(如查看输出输入通道的对应关系)

  11.输出卡支持音频解嵌,可同时输出模拟音频和数字音频,即声音可同时在HDMI接口和3.5音频接头输出

  12.支持图像4K 2K,高达16种分辨率与刷新率可调,24HZ、30HZ、50HZ、60HZ等以提高兼容性适应多种不同的显示屏。

  13.支持字幕,可通过网络和串口直接更改字幕内容,每路输出视频都可有独立不同的字幕。

  14.可拼接,兼容了拼接处理器功能,支持普通电视、液晶显示器及DLP等实现大屏幕拼接功能;

  15.每个输出通道,可独立调节亮度、对比度;

  16.带宽:18Gbps

  17.位时钟抖动:<0.15Tbit

  18.位上升时间:<0.3Tbit(20%--80%)

  19.位下降时间:<0.3Tbit(20%--80%)

  20.最大传输延时:5nS

  21.切换速度:200ns(最长时间)

  22.串行控制接口:RS-232, 9-针母 D型接口,波特率:9600, 数据位8位, 停止位1, 无奇偶校验;2 = RX, 3 = TX, 5 = GND

  23.以太网控制接口: RJ-45母接口,TCP/IP Servert和UDP模式,自适应10M或100M,全双工; TCP端口号: 10008

  24.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30000小时

  25.可接入输入卡数量: 2块

  26.可接入输出卡数量: 2块

  27.可接入控制卡数量:1块

  28.可接入电源模块数量: 1块

  2.HDMI无缝输入卡

  产品特点:

  1.视频采用HDMI接口,音频采用3.5音频头;

  2.每卡支持4路HDMI、音频信号输入;

  3.采用高质量沉金线路板;

  4.采用德国Erni高速专业连接器,非普通金手指;

  5.支持瞬间无缝切换技术,不黑屏;

  6.支持图像输入分辨率4K 2K;

  7.自动EDID管理,不需人为干预;

  8.兼容HDMI1.4的标准,HDCP1.3协议, DVI1.0协议;

  9.支持HDCP,支持蓝光DVD;

  10. 点对点硬件无压缩实时转换;

  11. 传输距离大于20m;

  12. 具有输入输出预加载,切换速度更快;

  13. 即插即用,无需软件,无需驱动;

  14. 最大功耗 14W;

  15. 像素带宽 165MHz, 全数字;

  16. 接口带宽 5.25Gbps,全数字;

  17. (Clock Jitter) <0.15 Tbit;

  18. (Risetime ) <0.3Tbit (20%--80%);

  19. (Falltime) <0.3Tbit (20%--80%);

  20. 最大传输延时 5nS(±1nS);

  21. 信号强度 T.M.D.S. +/- 0.4Vpp;

  22. 最小/最大电平 T.M.D.S. 2.9V/3.3V;

  23. 阻抗 50 Ω;

  3.HDMI无缝输出卡

  产品特点:

  1.视频采用HDMI接口,音频采用3.5音频头;

  2.每卡支持4路HDMI、音频信号输出,音频可同时从HDMI和3.5音频接头输出;

  3.输出支分辨率高达16种:3840*2160,1920*1080P24HZ\25HZ\30HZ\50HZ\60HZ,2048*1536,2560*1600,1920*1200,1600*1200,1200*900,1280*1024,1280*800,1280*720,1366*768,1024*768,

  4.采用高质量沉金线路板;

  5.采用德国Erni高速专业连接器,非普通金手指;

  6.支持瞬间无缝切换技术,不黑屏;

  7.自动EDID管理,不需人为干预;

  8.兼容HDMI1.4的标准,HDCP1.3协议, DVI1.0协议;

  9.点对点硬件无压缩实时转换;

  10.传输距离大于20m;

  11.具有输入输出预加载,切换速度更快;

  12.即插即用,无需软件,无需驱动;

  13.最大功耗 12W;

  14.像素带宽 165MHz, 全数字;

  15.接口带宽 5.25Gbps,全数字;

  16.(Clock Jitter) <0.15 Tbit;

  17.(Risetime ) <0.3Tbit (20%--80%);

  18.(Falltime) <0.3Tbit (20%--80%);

  19.最大传输延时 5nS(±1nS);

  20.信号强度 T.M.D.S. +/- 0.4Vpp;

  21.最小/最大电平 T.M.D.S. 2.9V/3.3V;

  7.1 智慧物联协作平台系统

  7.1.1 系统概述

  音视频智慧物联网平台作为新兴的强大技术力量,正逐渐渗透到众多领域。其具备的海量数据采集与精准传输、智能分析等功能,为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搭建起高速桥梁,以“智慧、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进能源资源、产业结构、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智慧物联协作平台是一个集成了物联网(IOT)、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综合性平台,旨在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互通与协作,提升系统的智能化水平。‌物联网平台依托数字孪生技术构建智能生态,可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进行远程设备控制,解决不能跨域控制的痛点,提升管理效能与决策精准度。

  7.1.2 智慧物联协作平台的工作原理

  其具备强大的设备连接能力,无论是智能传感器、专业音视频设备,还是工业机器等,都能毫无阻碍地接入平台,成功构建起一个广泛的设备网络,并且实现数据在这些设备间的实时交互与传输,彻底消除设备间的信息壁垒。

  在设备控制方面,所有接入平台的设备均支持在线操作,用户可远程对设备进行精准控制。同时,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平台能够一键激活空间内多个系统应用,达成智能化的全面管控效果。

  数据管理功能是平台的核心之一,它能够高效地对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数据进行采集,将这些数据有序存储,并完成整理与分类工作,有力地确保了数据的完整性与准确性。而数据分析功能则运用先进的算法模型,深度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比如通过对数据趋势的详细分析,为使用方管理层的决策制定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通过数据关联洞察,精准地发现物联设备协作与运营流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优化点,进而实现流程的优化与升级。

  提供数据大屏为用户提供了直观便捷的管理界面。用户在此可以对各个空间的设备进行集中管控,灵活地切换不同场景模式,实时查看设备的运行状态并进行全面的设备管理。此外,还涵盖了一系列实用的功能,如设备检测功能可自动对设备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检查;一旦设备出现异常情况,异常告警功能会立即发出通知,故障诊断功能随即启动,迅速确定故障原因与位置;同时,平台支持 PM 派单、设备报修功能,方便及时安排维修人员处理故障,并且能够生成详细的报表统计,为设备管理与维护提供数据依据。

  最后,平台还能按照预设的周期或者实时远程启动数据采集任务,自动获取设备多维度的数据信息,像温度、能耗等关键数据。将采集到的数据与正常阈值进行精准比对,一旦发现数据偏离正常范围,便能快速甄别出设备异常。随即自动生成巡检报告,并及时发出预警信息,为设备维护人员提供可靠的依据,以便他们提前做好维护准备,从而确保设备始终稳定运行,为构建智能化、一体化的物联生态系统筑牢根基。

  7.1.3 智慧物联协作平台的基本组成

  智慧平台服务器:智慧数据协作平台进行时数据等信息的交流转发中心。

  彩色触摸屏:可直接预览视,简易快速地进行全程操控。

  嵌埋式面板:通常安装在门口,方便进出时操作。

  音量控制模块:用来控制音响设备。

  电源控制器:用于灯光、电动吊架、屏幕、设备电源、日光灯等设备的电源开关。

  电源时序器:用于给所有设备供电。

  7.1.4智慧物联协作平台的特点

  提高运维管理效率

  设备在音视频系统方面独具优势,能够实现实时远程调试,智能联动触发相关操作,还能提前预警事故,支持定期自动或手动联检。其可对当前使用空间环境设备与智能化系统展开实时监控、自动控制并实施统一管理。

  物联网平台对接

  平台对接是一种将不同的平台进行连接的方式,旨在实现数据共享、功能互补和业务协同。通过对接,不同平台的功能可以相互补充,减少重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提升场景可视化管理

  可让管理者迅速掌握全局,精准捕捉关键信息,决策更高效。能促进团队成员间信息同步,减少沟通障碍。还便于及时察觉异常,预测趋势,提前防范风险,有效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大幅提升整体运营效率与效益。

  7.1.7智慧物联协作平台系统产品组成部分

  1.智慧平台服务器主机

  产品特点:

  1.机架式服务器,是智慧数据协作大平台进行时数据等信息的交流转发中心;

  2.具备强大的对接云服务器的能力,从而能够完美实现远程数据的交互,确保数据在本地与云端之间安全、高效地流通;

  3.可实时查看会议室设备数据统计、会议预约数据统计、设备统计以及空间状态统计,同时提供系统常用功能的快捷入口,极大地方便了用户操作,而快捷入口的设置让用户能够迅速直达常用功能模块,无需繁琐地在多级菜单中查找,进一步优化了操作流程,提升了用户体验,使得整个系统的使用更加便捷、高效和个性化;

  4.智慧物联集中控制能够支持远程操控设备的功能,进而实现场景的统一管理以及控制切换;

  5.支持对音频设备信号进行多样化的操作以及信号的调整,修改等控制;

  6.支持对PC系统中的视频图像画面执行管理、切换以及控制等操作;

  7.支持对多个视频源进行灵活管理和切换,还具备一键切换场景的便捷功能,能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视觉效果展示的灵活性;

  8.支持便捷地对无纸化会议系统的开启与关闭操作,确保会议系统在需要时迅速启动,在结束后妥善关闭,保障系统运行的有序性;

  9.支持对会议空间进行全面展示与管理,能够实现对会议室内所有设备的集中管理与控制,这种集中管理控制方式不仅提高了会议准备和进行过程中的效率,减少了操作的复杂性和繁琐性,还能确保各个设备之间的协调运行,为会议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营造出一个高效、便捷、舒适的会议环境;

  10.工业级设计坚固耐用,标准19"机架式、1U高度安装;

  11.加厚板材阳极氧化金属,耐腐蚀性高、增强耐磨能力及硬度,结构坚固,SGCC防尘,减震、防干扰;

  12.千兆网口,全网络构架,布线简单,调试维护方便;

  2.电源控制器

  产品特点:

  1.提供1路NET网络控制接口,控制器通过NET与可编程控制主机通讯;

  2.提供1路RS-232接口,可实现通过独立PC机控制,可同时对多台控制器实现通信控制;

  3.节点走线可实现下走线,侧走线等多种出线方式,美观大方;;

  4.可由多媒体控制系统的DC24V或AC100-240V两种供电模式;

  5.8路独立节点控制接口,每路都有常开,常闭两种接口选择;

  6.指示全面,支持POWER电源指示,ID网络连接指示,接收数据指示;

  7.IDCODE可调节网络ID,实现与可编程控制主机NET网络通讯;

  8.内置光电隔离模块,可保障负载和主机安全可靠;

  9.自带NET和RS-232切换按键;

  10.能通过机身的轻触按键自由控制;

  11.具有1路网络接口,支持通过网络实现远程控制。

  12.每个通道承载电流:30A;

  13.通讯方式:采用 RS-232,NET总线,TCP/IP;

  14.ID选择:旋转的 ID 切换设置网络 ID 身份代码;

  15.继电器参数:NO:30A/240VAC,14VDC;NC:20A//240VAC,14VDC;

  16.加载容量:AC250V/30A,DC30V/30A;

  17.电源方式:通过 NET控制总线提供或12V直流适配器供电;

  18.开关控制:8路独立电源开关控制;

  3.触摸屏

  产品特点:

  1.10.1寸真彩电容式触摸显示屏,采用全视角超薄IPS炫彩硬屏;

  2.超薄机身设计,铝合金背面,显得高端;

  3.钢化玻璃屏防刮,1920*1200解析度16:10高清宽屏清晰显示;

  4.内置锂电池,满电工作时间大于8小时;

  5.支持无障碍开阔地带无线传输距离>50M;

  6.支持电容屏,透光率高达99.9%;

  7.操作界面可由用户自定义,PNG、JPG等常用图像格式,图形界面支持文本、3D按钮、多态按钮、非规则按钮特效;

  8.只需轻轻触摸屏幕就可以实现自由掌控;

  9.支持手持移动使用;

  10.支持USB充电;

  11.WiFi支持双向控制;

  12.4.1蓝牙可自动连接蓝牙音箱底座;

  13.标配4核CPU,存储2G+32G;(CPU可选8核);(充电底座):

  14.采用独特设计产品,显得商务大气;

  15.内置4.1蓝牙音箱,可以自动连接G10W触摸屏;

  16.内置充电接口,可以直接给G10W触摸屏充电;

  17.前面拥有2个USB充电口,方便会议过程给其他设备供电;

  18.使用DC 5V/2A电源供电

  4.数字电源时序器

  产品特点:

  1.采用双面板+SMT表面贴片工艺,欧姆龙继电器(防浪涌继电器,可承载100A浪涌电流冲击),紫铜输出万能插座,确保产品超高品质;

  2.8路电源时序控制,每路延时1秒,可选择为3秒、10秒;

  3.整机容量50A ,配置德力西双极63A空开;

  4.共提供8个插座输出,紫铜铜片,万能插座适合各种插头;

  5.支持2台机器级联,第二台(从机)可扩充无数台;

  6.MCU控制的智能化设计,具有标准RS232(RS232控制可升级为RS485控制)串口控制功能,可设置255个ID地址,最大可支持255台同时使用,适合于大规模集中控制;

  7.可屏蔽时序开关,秒变强电控制器。可将第一路设置为常开,以便接入需要24小时通电的设备,如中控主机、路由等;

  8.具有外部电平(5V-24V)控制接口、外部开关控制,和级联控口;

  9.数码LED电压指示,具备超压和欠压警示功能,当电压过高或者过低时闪亮警示;

  10.每路输出均可单独控制开关,亦可将单独控制的开关进行锁定,以免误操作;

  11.面板具备可控制的USB供电插口(5V/100mA),供USB DJ灯照明用;

  12.预留20A净化模组安装空间,可选择带净化功能;

  13.预约自动关机 可预约2小时或者4小时后自动关机,管理员无需长期在岗;

  14.兼容(可选装)手机APP控制功能 设备通过WIFI连接互联网,通过手机APP可远距离控制系统开关机、编程自动定时开关机、预约时间自动开关机;

  15.兼容(可选装)防雷功能,提供等同于路灯等级的防雷保护,从而保护雷击时系统设备免遭损坏;

  16.电源接入规格: AC 220V/50Hz,单相3线,空开接入;

  17.输出:Channel 1~8,单相三线10A万能插座,面板插座,单相三线10A万能插座;

  18.过流保:DZ47 C型双级63A空开护;

  19.电压显示:3位LED电压表,过压欠压警示(低于195V或高于245V);

  20.时序控制开关,USB 5V供电控制,8路独立按键控制,按键锁定;

  21.外部控制接口:标准RS232串口控制(可升级为RS485),DC5~24V 电平控制,短路接口控制,手机APP WEIFI控制(选配);

分享
分享
QQ好友
QQ好友
微信
微信
微信好友
朋友圈
取消